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我是恶灵,身在四合院世界 > 第59章 日本被孤立、贾东旭进厂

第59章 日本被孤立、贾东旭进厂

看看沉默寡言却仿佛深不见底的大儿子何雨昂,以及正狼吞虎咽、脸上沾着饭粒的小儿子何雨柱,心里五味杂陈。

满足感是实实在在的,一家人能吃饱穿暖,在乱世中己是莫大的福分。但大儿子那笔来路“干净”得过分又异常“丰厚”的收入,像一根细小的刺,时不时扎一下她的心。

那身笔挺的中山装,偶尔停在胡同口、接他出去的黑色轿车,都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疏离和神秘。

她不敢问,也隐约知道不能问。只能将这份隐忧深埋心底,化作对儿子更细致的照顾——把他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把他换下的衣服浆洗得笔挺,在他深夜伏案时,默默在门外放上一杯温热的茶水。

军统内部高效且相对隐秘的通讯网络,以及“冷锋”这个身份带来的行动便利,为何雨昂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他如同一个最高明的棋手,以极其隐蔽的方式,重新与城外老陈(陈山河)所在的组织此时己整编为八路军某部情报处搭上了线。

联络方式可能是利用一次精心设计的“意外”——他在西单旧书摊“偶然”买下的一本旧书扉页里,夹着一张用密写药水书写的、只有老陈才懂的联络地点和暗号;

是在一次军统例行监视大学演讲的任务中,他与一个扮作进步学生的年轻交通员,在人群的掩护下,完成了情报的瞬间传递。

他传递给老陈的信息,如同手术刀般精准而克制:

1. 身份确认与安全:用约定的暗语隐晦地表明了自己己成功打入军统北平站核心层,代号“冷锋”,地位稳固,目前没有暴露风险。如同一颗深埋的钉子,己牢牢钉入敌人的心脏。

2. 军统动态剪影:提供了关于军统北平站近期内部人事变动(如某个副站长被调离)、监视重点的微妙转移(对学运的监控加强,对某些文化界人士的盯梢放松)、以及针对红党地下组织活动规律的分析报告摘要等。这些并非核心机密,却如同黑暗中的路标,具有极高的预警价值和战略参考意义。

3. 资源的暗渠:暗示在绝对安全且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可通过特定渠道(如死信箱投放小额经费、或传递非涉密但急需的药品清单)提供有限度的支援。如同在冰层下悄然流淌的暗河。

对于老陈和他背后的组织而言,得知“深瞳”不仅奇迹般生还,更己深入虎穴,占据如此关键的位置,并依然心向光明,愿意在刀尖上传递情报,这己是黑暗中射来的最耀眼的希望之光!

这枚棋子的价值,无可估量!老陈强压住心头的激动与担忧,迅速将这一绝密情报通过最高级别的渠道上报,并亲自制定了更加复杂、单向联系、最大限度保证“深瞳”安全的联络方案。

何雨昂则继续在军统北平站那栋挂着“华北水利委员会”牌子的灰色小楼里,完美地扮演着“冷锋”的角色。

他那近乎妖孽的情报分析能力,总能从浩如烟海的信息碎片中迅速拼凑出关键图景、冷静到令人发指的处事风格(面对突发状况或内部倾轧,永远面无表情,只以最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以及绝对服从命令(只执行,不问缘由)的特质,让他迅速赢得了站长郑耀先这个老牌特务头子的深度信任和倚重。

郑耀先甚至在一些涉及高层斗争或极其棘手的情报研判上,会单独征询“冷锋”的意见。

何雨昂如同一个最精密、最可靠的零件,高效、无声地运转在军统这部庞大而复杂的机器之中。

他贪婪地吸收着一切信息——国军的军事部署、特务网的分布、高层官员的龌龊、社会各阶层的动向、乃至国际风云的变幻。他像一个潜伏在历史暗流最深处的猎手,耐心地梳理着每一丝线索,评估着每一个变数,等待着下一个需要清除的目标,或是下一个能被他利用来搅动风云的契机。

深渊的意志,在平静的表象下,无声

易中海在何大清那顿暴打和警察局“学习班”的经历后,着实消停养伤了一段时间。

脸上的淤青慢慢褪成了难看的黄褐色,被打瘸的腿在敷了不少偏方膏药后,总算能撇着腿走路,不仔细看倒也看不出太大异样。

娄氏轧钢厂那边,他托了个远房亲戚,在厂里当个小工头说情,又咬牙塞了几块银元,总算灰溜溜地重新回去上班了。

厂里不少工友看他的眼神都带着点异样和鄙夷,何大清那次在院里骂的“吃绝户”、“黑心烂肺”可是传遍了。

易中海脸皮厚实,只当没看见,低着头闷声干活。他技术底子还在,车床活儿确实拿得出手,加上厂里也确实缺他这样的熟练工,上头也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