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盟约,很快便在融洽的氛围中签订了。当晚,刘表大排筵宴,款待刘备一行。
宴席之上,推杯换盏,歌舞升平。刘备谨记着李沐的嘱咐,绝口不提任何军政大事,只与刘表追忆宗族,谈论经义,气氛一派祥和。
酒酣耳热之际,刘备放下酒杯,状似随意地感慨道:“备,久闻荆襄多名士,人杰地灵。尤其是鹿门山的水镜先生司马徽,有通天彻地之才,乃世外高人。备自幼慕贤,此番有幸来到荆州,不知可否有幸,前往拜访水镜先生,聆听一番教诲?还望景升兄,能够应允。”
这个请求,让在场的所有荆州官员,都松了一口气。
不求兵,不求官,不拉拢人,只是要去拜访一个闲云野鹤般的山野村夫?
刘表更是龙颜大悦。他觉得,刘备此人,果然如传闻中一般,仁厚君子,毫无野心。他当即拍着胸脯,大笑道:“玄德弟重贤爱士,真乃仁主风范!有何不可?明日,我便修书一封,并派人为你引路!你尽管去!想在荆州盘桓多久,就盘桓多久!”
“多谢景升兄!”刘备大喜,起身拜谢。
蔡瑁那张紧绷的脸,也终于缓和了下来。在他看来,刘备此举,不过是沽名钓誉,做给天下人看罢了。
就在此时,李沐亦起身,对刘备躬身道:“主公,南阳路途稍远,山路崎岖。您可先在江夏,与刘琦公子盘桓数日,交流情谊。待沐先行一步,前往南阳探路,并为拜访水镜先生打点一二,以免唐突了高人。”
刘备点头应允:“如此甚好,那便有劳军师了。”
刘表自然也无异议。
次日,李沐便带着几名亲卫,换上寻常文士的服装,轻车简从,与刘备大队人马分别,一路向北,朝着南阳郡的方向,疾驰而去。
他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卧龙岗,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