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三国:别守徐州了,去江东! > 第126章 棋逢对手,二顾茅庐

第126章 棋逢对手,二顾茅庐

三日后,南阳,卧龙岗。/嗖?艘-小/税¢蛧/ ·追?蕞_歆`璋*結*

此地山势不高,却钟灵毓秀。岗下,良田百亩,阡陌交通;岗上,翠竹青松,郁郁葱葱。一条清澈的小溪,自岗上蜿蜒而下,叮咚作响。

在半山腰的一片平缓之地,几间茅草搭建的屋舍,静静地坐落在一片竹林之前。屋前,是一方小小的院落,用竹篱笆围着,院内,几只老母鸡正在悠闲地啄食,一条黄犬懒洋洋地趴在门口晒着太阳。

这里,便是“卧龙”的居所。

李沐站在院外,整理了一下衣冠,让亲卫在远处等候,独自一人,上前轻轻叩响了柴门。

“吱呀”一声,柴门从内打开。开门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书童。他见李沐气度不凡,先是行了一礼,问道:“先生寻何人?”

“在下李沐,自江东而来,特为拜访卧龙先生。”李沐微笑道。

书童闻言,眼中并无惊讶之色,仿佛早有预料。他侧身让开一条路,恭敬地说道:“先生请进。我家先生,己在草堂等候多时了。”

李沐心中微动,跟着书童,穿过院落,走进正中的一间草堂。

草堂之内,陈设极为简陋。墙上挂着一张古琴,一张巨大的地图,除此之外,便是几排书架,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竹简帛书。¢e~8¢z`w?.¢n.e~t^一名身着青色长衫,头戴纶巾的青年,正盘膝坐于蒲团之上,手捧一卷书,看得入神。

他看上去不过二十岁的年纪,面如冠玉,眉清目秀,身形颀长,气质飘逸,手中,还轻轻摇着一柄羽毛扇。即便是在这寒冷的冬日,他也悠然自得,仿佛感受不到丝毫寒意。

听到脚步声,他缓缓放下书卷,抬起头来。那是一双怎样明亮的眼睛啊!深邃、睿智,仿佛能洞穿古今,看透人心。

李沐知道,眼前之人,便是那个在历史上留下千古传说的诸葛孔明!

“江东李子修,久闻卧龙之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李沐对着诸葛亮,郑重地长揖及地。

诸葛亮亦是起身,回了一个全礼,脸上带着一丝淡然的微笑:“亮,一介山野村夫,何德何能,敢劳李军师大驾,亲身至此。先生请坐。”

二人分宾主落座。书童奉上两杯热气腾腾的香茗。

诸葛亮轻轻挥动着羽扇,率先开口,声音清朗,如玉石相击:“李军师席卷江东,南平交州,辅佐刘皇叔,短短数年,便立下不世之基。可谓功高盖世。亮心中,实是钦佩万分。只是不知,军师不在建业,运筹帷幄,为何要不远千里,来我这乡野之地,见一耕读懒人?”

李沐微微一笑,道:“正因我主基业初成,沐才日夜忧思,如履薄冰。,墈_书¢屋·晓/税·罔- \更`芯·嶵?筷¢我主虽有仁义之名,坐拥扬、交,然比之中原曹操,天时、地利、人和,皆有不足。长此以往,困于东南,看似强大,实则己入死局。为此困局,沐苦思数月,终得一策。然此策,石破天惊,行之稍有不慎,则满盘皆输。沐心中不安,特来请教先生,为我斧正,看此策是妙计,还是妄想。”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奇光,他看出了李沐并非谦逊,而是真正的郑重。他笑道:“哦?军师但说无妨,亮,洗耳恭听。”

李沐摇了摇头,道:“先生,此策干系重大,非言语所能尽述其精要。不如,你我各取一片竹简,将心中为刘皇叔谋划的天下之策,写下八字要略,而后同时示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如何?”

这是一种极具智慧与胆识的提议,也是对对方智谋的最高信任。

诸葛亮闻言,抚掌大笑:“好!军师此法,甚妙!请!”

书童立刻取来笔墨竹简。两人分坐于书案两侧,各自沉吟片刻,便提笔疾书。草堂之内,一时间只剩下笔尖划过竹简的沙沙声。

片刻之后,两人同时停笔。

李沐抬头,微笑道:“先生,请。”

诸`葛亮亦是点头:“军师,请。”

二人同时将手中的竹简,翻转过来,亮于对方面前。

只见李沐的竹简上,写着八个字:席卷南方,三路北伐!

而诸葛亮的竹简上,赫然也是八个字:囊括荆益,三路齐出!

字迹不同,措辞稍异,但其核心的战略思想——以整个南方为根基,兵分三路,同时北上伐曹——竟是如出一辙,分毫不差!

“这……”

两人看着对方竹简上的字,同时愣住了。空气,在这一刻仿佛凝固。

下一息,一阵清朗而畅快的大笑声,同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