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在恋爱游戏中当百合配角的日子 > 第十六章 笔记内容(2)

第十六章 笔记内容(2)

“……”

摇摇头,我不认为这个采访人员的话语是正确的。^y¢e`x,i?a′k-e·.?c!o^m¨

如果只是通过他人几句的话语,就可以改变日积月累的认知,那么这世界上也没有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所有问题存在了。

点开陈教授的那位师兄,进行过的学术发表视频。

“我们做生态材料,不能只盯着sci论文,更要盯着矿坑边老人的皱纹、盯着孩子们发黑的指甲。

当材料能让红壤长出稻子,那才是真正的影响力。”

陈教授的那位师兄站在投影幕布前,身后是好几张大的图片。

山区的矿坑,像大地溃烂的伤口,裸露的红壤在暴雨冲刷下蜿蜒成暗红色的河流。

他用手上的长细棍,点在画面上,切换成实验室显微镜下的纳米颗粒。

那些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物质,在蓝色背景中缓缓旋转。

“传统生态修复材料往往陷入'高成本-低效率'的怪圈,我们的研究团队在三年前就意识到,必须从材料本源突破。”

他调出一组对比数据。

“这是市面上主流的土壤固化剂,每立方米成本高达800元,而我们研发的复合矿物凝胶,通过就地取材的高岭土和工业副产物粉煤灰,将成本压缩到了120元。”

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用笔在纸上记录的声音。

陈教授的那位师兄,按下暂停键,从口袋里掏出个玻璃瓶。

浑浊的液体中沉淀着暗红色的颗粒。

“这是上个月从矿坑下游取水的样本,重金属超标27倍。”

讲到这里,可以很明显的听到他的声音变得沉重。

“但经过我们材料处理的实验田,稻米镉含量不仅低于国家标准,还意外发现土壤有机质提升了3.2%。”

大屏幕切换成田间试验的视频,白发老农颤抖着捧起金灿灿的稻穗,镜头拉近时,他布满裂口的手掌上沾着湿润的黑土。

“这是王大爷。”

陈教授的师兄指着画面,对在场的人介绍说。

“他守着被污染的土地二十年,去年终于在我们的试验田里种出了第一季稻子。_j_i*n*g+w`u¢b.o?o.k!._c`o_m*”

后排突然有学生举手,开始提问。

“林老师,请问这种材料的大规模应用是否存在技术瓶颈?”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陈教授的这位师兄,他调出了正在建设中的自动化生产车间模型。

“我们已经与当地企业合作,将传统水泥厂改造为材料生产基地。

这套智能化生产线不仅能消纳30万吨工业固废,还能实现每小时15吨的材料产出。”

最后的照片页面只有一句话。

他缓缓说出这句话来。

“在sci的影响力,只会随时间褪色,但让土地重生的数字,将永远鲜活。”

“因为那是存在于他们每个人的生活里,记忆里,不可能被遗忘。”

全场寂静中,陈教授师兄从背包里取出个纸张,放在投影机下方,让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的字。

——给省城来的老师,我的指甲不黑了。

他用手上的细棍,指在这张纸上。

“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团队最珍贵的核心期刊。”

会场的灯光有些昏暗,却将他放在那里的纸张,照得发亮。

陈教授的那位师兄拿走那张纸,重新珍重地装回口袋里。

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年轻学者略显震撼的脸庞,继续说道。

“上个月,我们团队收到了来自边境省的紧急求助。

那里一处废弃锡矿的尾矿库发生渗流,周边二十多户村民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

他调出照片,画面中蜿蜒的水流如一条黑色的丝带,穿过错落的村庄。

“时间紧迫,我们立即启动了应急方案。

但这次与以往不同,我们邀请了当地的村民参与材料调配过程。”

随着他的讲述,大屏幕上出现了实验室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村民操作设备的画面。

“这些村民原本对我们的材料半信半疑,可当他们亲眼看到,自己亲手调配的凝胶能在24小时内,将污水的重金属吸附率提升到98%时,眼神都变了。·卡¢卡¨小.说¨网. ~更′新/最\快+”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意外收获。”

他展示出一组数据对比图。

“当地的彝族妇女有制作传统漆器的手艺,她们在材料中加入了一种特殊植物汁液,结果不仅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