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计时器定格在“2876秒”。
大长老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滚烫的茶水溅在指尖也浑然不觉,他反复确认着投影上的参数,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震颤:
“2876秒?是原定目标的两倍还多?”
陈建国猛地站起来,军绿色的常服下摆扫过椅子,他快步走到投影前,手指在“1.5亿摄氏度”的字样上重重一点道:“这温度比太阳核心还高!而且持续了近50分钟!”
他转向身边的参谋,声音因激动而发紧,“立刻把详细数据发往各战区——西北的能源问题解决了,南海的岛礁建设、舰船补给,都能用上这股‘人造太阳’的力量!”
钱老的拐杖在地板上连敲三下,红木杖头发出清脆的响。
老人盯着屏幕里渐渐熄灭的等离子体光晕,突然红了眼眶:“我年轻时在国外留学,他们说‘龙国人永远搞不出核聚变’,今天……今天这束光,总算把那些话烧得干干净净!”
他颤抖着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扉页上“人造太阳”四个字,是五十年前用铅笔写下的,如今被泪水洇得微微发皱。
于老推了推眼镜,指尖在参数表上快速滑动,突然指着“超导材料电阻为零”的数据笑出声:
“你看这钇钡铜氧的性能,比我们去年在《龙跃》上预测的还要好!许阳这小子,总把最关键的技术留到最后——就像‘龙骧号’的矢量喷口,不到实战绝不露底牌。”
他转头对大长老说道:“有了这技术,我们的航母就能用上全电推进,南海的防御圈能往外推三百海里!”
大长老缓缓放下茶杯,目光从投影转向窗外——南海的碧波在阳光下泛着金辉,远处的岛礁上,新建的风力发电机正缓缓转动。
“许阳和他的团队,又给了我们一个天大的惊喜。”
他的声音里带着感慨,更多的是坚定,“通知下去,全力支持核聚变工程的二期建设,让这股力量不仅照亮西北,更要成为守护南海、支撑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
陈建国拿起加密电话,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道:“给甘肃基地发报,就说南海全体将士向他们致敬——这束光,比任何航母编队都更让我们安心。”
钱老和于老相视一笑,老人的皱纹里都盛着欣慰。
他们知道,甘肃沙漠里那2876秒的光芒,不仅是可控核聚变的里程碑,更是一个民族在科技自强的道路上,又一次跨越天堑的证明。
而南海的风,正带着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吹向更辽阔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