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高考落榜后:我手搓热气球空降白宫 > 第112章 西方坐不住了

第112章 西方坐不住了

当龙国甘省沙漠的“人造太阳”稳定运行2876秒的消息传遍全球,世界舆论场像被投入了一颗核聚变级别的炸弹,掀起的震荡远超“龙骧号”夺冠时的震撼。\2.c¢y,x~s?w-.?n¨e-t/

龙国《新闻联播》用了十五分钟专题报道,镜头从甘肃基地的幽蓝等离子体,切到西北牧民家中亮起的电灯,主播的声音铿锵有力:

“这束光不仅照亮了沙漠,更照亮了人类能源的未来——龙国用自主创新,为世界提供了‘零碳能源’的龙国方案。”

《民众日报》的头版社论标题掷地有声:“从跟跑到领航,这束光改写了世界科技版图。”

灯塔国《华尔街日报》的头版标题罕见地用了红色字体:“2876秒的震撼:龙国在核聚变领域甩下世界”,文中承认“龙国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已实现‘从实验室到商用’的跨越,而美国仍在为‘持续运行1000秒’挣扎”。

欧洲《法兰克福汇报》的评论员文章带着焦虑:“当龙国的‘人造太阳’开始为牧民供电时,我们的核聚变项目还在为经费争吵——这不是技术代差,是发展理念的全面落后。”

沙东国《海湾新闻》则直接打出“追随领航者”的标题,配图是国王与龙国核聚变团队的视频通话截图,副标题直白地写着:“沙东国已申请加入龙国核聚变合作计划,愿用石油资源换技术共享。”

灯塔国白宫的紧急发布会变成了“甩锅大会”。

能源部长被记者追问“为何龙国能领先”时,支支吾吾地说“他们的技术‘可能有安全隐患’”,却被当场拿出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认证报告打脸,台下的哄笑声让他面红耳赤。

五角大楼的将领们在闭门会议上承认:“西北的‘人造太阳’一旦规模化,龙国的舰船、战机将彻底摆脱能源限制,南海的力量平衡将被彻底打破。”

欧盟委员会主席在欧洲议会捶着桌子怒吼:“我们每年投入数百亿欧元的科研经费,却让龙国在核聚变领域‘单刀赴会’!这是欧洲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战略失误!”

D国总理则紧急召见龙国大使,提出“用汽车技术换核聚变合作”,却被“技术共享需平等参与”的回复挡回。

樱花国首相在国会被质询时,面对“是否该放弃自研,加入龙国计划”的提问,沉默了整整一分钟,最终只说“将重新评估国家能源战略”——这在樱花国的政治语境里,已是对“技术自主”的彻底妥协。

龙国的社交平台被“人造太阳”刷屏。

#龙国改写能源史#的话题阅读量一天内破50亿,网友们翻出甘肃基地建设前后的对比图,沙漠变绿洲的愿景不再是空想。

有人晒出爷爷当年“要是有永不枯竭的电就好了”的日记,配上现在的“人造太阳”视频,评论区满是“这盛世如您所愿”的泪目留言。

灯塔国的网民在论坛上陷入绝望。

“我们的核聚变项目还在靠龙国的稀土维持实验,他们已经能发电了”“每年军费比龙国多两倍,却连个稳定的等离子体都抓不住”的吐槽淹没了屏幕。¢1\9·9\t/x?t,.·c·o,m^

当有人贴出龙国向发展龙国家开放核聚变技术的新闻时,评论区出现了罕见的一致:“世界真的变天了,领航者已经不是我们了。”

发展龙国家的网民反应更直接。

非洲某国的网友在视频里举着“请龙国来建‘人造太阳’”的标语,印度的社交媒体上,“放弃自研,引进龙国技术”的呼声盖过了“抵制龙国”的杂音。

有人算出一笔账:用上龙国的核聚变技术后,发展龙国家的用电成本将降低60%,“这比任何援助都实在”。

当夜幕降临,甘肃基地的“人造太阳”再次启动,幽蓝色的光芒穿透沙漠夜空。

这一刻,全世界都明白:

能源霸权的时代已经落幕,一个由龙国领航的科技新纪元,正随着这束光,缓缓拉开序幕。

……

甘省沙漠的可控核聚变产业园里,机械臂正将超导线圈精准对接,幽蓝色的等离子体在商用堆原型机中稳定燃烧,仪表盘上的输电功率指针稳稳停在3吉瓦。

这是许阳团队突破的第三个商业化节点。

许阳戴着安全帽站在中央控制室,指尖在全息投影上滑动,调整着西北电网的配电参数:“把新疆棉田的供电优先级再提一级,灌溉系统的电力需求要保证。”

团队的年轻工程师们围着新建成的材料实验室忙碌,电子显微镜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