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高考落榜后:我手搓热气球空降白宫 > 第111章 科学的光束

第111章 科学的光束

,输电能力强了整整三倍!”

一天傍晚,许阳站在即将封顶的装置厂房前,看着夕阳给“人造太阳”的外壳镀上金边。-白+马¢书,院. \更!新~最′快!

西北局的老工程师走过来,递给他一瓶冰镇汽水:“许总师,您看那片胡杨林,等示范堆建成了,我们就在林子里装几盏太阳能路灯——不,是‘人造太阳’路灯。”

许阳望着远处摇曳的胡杨,突然想起刚来时大家怀疑的眼神。

科学的征途上,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信任,只有用一个个数据、一次次试验、一点点推进的工程进度,才能把“不可能”变成“正在发生”。

风沙再次掠过工地,吹起许阳手中的图纸。图纸上,“3吉瓦商用堆”的字样在暮色中格外清晰,仿佛已经能看到,不久后从这里送出的电流,正沿着新铺的电缆,一路点亮西北大地的万家灯火。

沙漠的清晨,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恰好落在“人造太阳”装置的穹顶上。

银白色的反应堆外壳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螺旋状的磁约束线圈如巨兽的肋骨般环绕,等待着被唤醒的时刻。

许阳站在控制台前,身后是西北局的全体科研人员。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彻夜未眠的疲惫,眼底却燃着滚烫的光。

冷却系统的温度稳定在-269℃,超导线圈的磁场强度达到12特斯拉,所有参数都跳动在最佳区间。

老工程师攥着笔记本的手微微颤抖,封面上“许阳方案”四个字被汗水浸得发皱,下面是密密麻麻的验证数据。

“各单位汇报状态。”

许阳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遍整个基地,带着超乎寻常的平静。

“磁约束系统就绪!”

“超导材料温度达标!”

“输电线路接入完毕!”

“西北五省示范电网同步待命!”

回应声此起彼伏,像接力棒般传递着最后的紧张与期待。

许阳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墙上的倒计时牌——距离原定的“持续运行1000秒”目标,只剩下最后十秒。

“启动等离子体注入。”

控制台的按钮被按下的瞬间,装置内部突然亮起幽蓝色的光。等离子体在三维磁笼中苏醒,像一团被驯服的火球,在1.5亿摄氏度的高温下旋转、收缩,发出细微的嗡鸣。

屏幕上的时间开始跳动:1秒,10秒,100秒……观礼区的科研人员屏住呼吸,有人下意识地抓紧了身边同事的胳膊。

当时间跳到999秒时,老工程师突然喊出声道:“稳住!就差一秒!”

许阳的指尖悬在功率调节键上,突然按下:

“提升约束强度至150%!”全场哗然——这已经超出了设计极限!但下一秒,所有人都被屏幕上的数字惊得说不出话:等离子体的稳定性不仅没下降,反而更加凝聚,时间仍在稳步跳动。

1500秒时,新疆电网的实时数据传来:“收到稳定电流!电压220千伏,频率50赫兹!”

2000秒时,甘肃风电场的监控画面显示:“聚变电能已成功并入风电系统,总输出功率突破800兆瓦!”

当时间跳到2876秒时,许阳才按下暂停键。幽蓝色的光渐渐熄灭,装置内部恢复平静,但观礼区的寂静只持续了一秒,就被震耳欲聋的欢呼撕裂。

“破纪录了!是原来的两倍还多!”

年轻的工程师们互相拥抱,有人激动得跳起来,凉鞋踩在沙地上扬起尘土。

老工程师突然捂住脸,指缝里渗出泪水——他研究可控核聚变三十年,终于在今天看到了“人造太阳”真正照亮大地的可能。

新疆来的电力工程师冲过来,紧紧握住许阳的手:“许总师,我们那边的牧民定居点,已经收到这股电了!他们说从没见过这么稳的电压!”

许阳被簇拥在人群中央,有人给他递来矿泉水,有人把安全帽抛向空中。

老工程师颤巍巍对着所有人高喊:“看到了吗?这不是奇迹,是科学的力量!”

风沙再次掠过基地,吹动着“中国聚变工程”的红旗。

许阳望着远处输电塔的方向,那里的电缆正将“人造太阳”的能量送往西北大地。

他知道,这2876秒的光芒,不仅照亮了沙漠,更照亮了一个民族在科技征途上,从跟跑到领跑的坚定脚步。

……

南海指挥中心的会议室里,全息投影正播放着甘肃基地传来的画面——幽蓝色的等离子体在磁约束装置中稳定燃烧,屏幕角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