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家庭氛围,便被胡翊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给破坏掉了。
他一下就把气氛弄得极为紧张。
马皇后正在为女儿缝补汗巾,听到这段话,立即是把心一揪。
“绷”的一声。
她手中的针线,因为紧张被扯断了。
“不是,怎么好好的,突然就扯到胡家九族上面去了?”
朱元璋一时间大为不解。
“女婿,你今日与咱在这里耍笑什么?”
朱元璋觉得莫名其妙,又不想叫气氛冷场,立即开了句玩笑。
但胡翊却显得极为严肃。
对于此事,他今日明显是郑重的提起,要与这位洪武大帝商量。
“岳丈,小婿并未有任何的玩笑,这是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我只是不想全家人遭受牵连。”
胡翊再度开了口。
朱静端懵懵的看着自己的夫君。
自打和胡翊成亲以来,一路是夫唱妇随,和和美美。
何曾见他像今日这般郑重、严肃过?
一想到此处,朱静端也就开了口:
“爹,胡翊生性便是如此,谨慎、惜命。
女儿本不该在爹面前求您什么,可是这件事,他的忧虑也确有道理。
女儿的公婆、兄长、小妹都是极好的人,又明事理,懂分寸。
若因为将来叔父的举动失宜,导致胡家遭遇灭顶之灾,想来女儿也觉得不忍。”
这一下子,女儿女婿都说起了同样的话。
朱元璋依然觉得很莫名其妙,但又不太好发脾气。
“先起来!”
“岳丈,您不答应,小婿就不起。”
胡翊今日显得十分“任性”。
这也算是他进京以来,和朱元璋成为一家人之后的第一次。
朱元璋也纳闷儿。
一件八字都还没一撇的事,女婿为何显得如此急切?
他当然知道女婿生性谨慎,又摆明了的怕死。
但现在就想以后的事,也实在有些杞人忧天了吧?
可话又说回来,这位女婿在自己面前,一直算是恭敬的。
极为知道分寸。
今日却又如此反常,专门为了此事跟自己任性这一回。
他心里一软,再一联想到胡翊日常的所作所为,便要开口答应。
可一向猜忌的朱元璋,突然在这时又意识到了什么。
不忙!
他立即先开口问胡翊道:
“你想跟咱讨个赦令,这不难。
只是你突然如此反常,又是为何?”
这一刻,朱元璋突然蹲下来,直视着胡翊的眼睛,然后问他道:
“今日李相、胡惟庸都与你说了些什么?
你是知道了他们哪些事?
可有事情瞒着我吗?”
“岳丈!”
胡翊开口道:
“李相想要辞官,推我叔父上位,别的事就没有了。
但我已经知晓他做下的那件事,他已然是身背罪名,您不对他进行惩治,反倒封他为相。
此举必然会使他失去畏惧,反而更加得意,若因此恃宠而骄,此后难免会做出更加过线之事。
小婿很相信自己的判断!”
朱元璋陷入了沉默……
在他看来。
首先,治国理政不是过家家,当皇帝也不是。
胡惟庸即便有罪,章溢之死也是削弱浙东势力的重要一环。
这件事在他眼里,虽然是错,但却并不打紧。
将来治国理政,还要用到胡惟庸此人,这与胡翊的杞人忧天完全是两码事。
他是从帝王心术上看,觉得没什么。
但胡翊的这些话,是从人性上来推导的。
说的又很有道理,完全有这个可能成立。
若是将来真的闹出些什么事?
看着眼前这个女婿,朱元璋也不由得思索起来。
到时候,自己是保还是不保?
朱元璋一念至此,心中立即便有了答案。
保!
想到此处,他也有些理解了胡翊的处境。
便在此时,马皇后也开口劝道:
“翊儿这孩子心地善良,做事完全忠于你和标儿。
朱重八,都两年了,莫非你还要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