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封侯拜相 > 第140章 与叔父脱钩,为九族跟朱元璋摊牌!

第140章 与叔父脱钩,为九族跟朱元璋摊牌!

这遭老头子坏得很。

他主动提起扶植叔父为相,接他的班。

胡翊若是答应了,便入了他的圈套,此后被他拖下水。

若是不答应。

叔父胡惟庸自然不愿。

这不是当面挑拨叔侄二人不和吗?

胡翊心下暗骂了一声,随即转过头去,便和叔父那希冀、火热的眼神对撞到了一起。

胡翊从叔父的眼神中,看到了对于相位的极度饥渴。

出将入相!

这是官员们心中的顶点,更是许多人一生的抱负!

尤其对于已经爬上高位的叔父来说,已经尝过了权力的滋味儿,他自然更加渴望爬到最高处,站在顶端享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欲。

看到胡惟庸眼中的那份狂热,胡翊从心底里打了个寒颤。

当一个人被权力吞噬了内心之后,就会变得疯狂,就连许多最简单的道理也想不明白了。

甚至也不愿意再去想。

胡惟庸一见自己的机会来了,更是在胡翊面前强行拉扯起亲情来。

他拉着胡翊的手,一脸动容的开口说道:

“翊儿,咱们都是一家人,咱们胡家出了一位驸马爷,若能再出一位丞相。

用不了几年,便能成为大族,往后子孙开枝散叶,传承千年,无穷无尽。

为了咱们胡家,你该助一助叔父啊!”

他和李善长真是轮番上阵,给胡翊做思想工作。

李善长又道:

“贤侄,你这一代虽贵为驸马,子孙却不可承袭爵禄。

陛下虽然赐你田庄千亩,同样不可世袭,若不早做经营,最多两到三代后便会走向衰落。

那些贫民百姓过的是何等的苦日子?

将来儿孙们再落个匠籍、军籍,依着陛下定下的律法,后代永生永世都只能以此为业。

又该如何翻身啊?”

李善长所说的这些利害,确实令胡翊心中为之一动。

朱元璋赐给他的这些东西,他和朱静端死后,便会收回,不能承袭爵位。

子孙后来的阶层会滑落。

就如同中山靖王与刘备那样,几代人下去,子孙们便只能依靠织席贩履为生了。

汉代是那个样子,到了朱元璋这里就更惨。

是匠籍,子孙后代只能做工匠。

是军籍,子孙后代只能做军户!

上阵打仗就可能丢命,父亲死了儿子顶上,儿子死了孙子顶上,要是没有孙子,还要从亲戚家的男丁里面抽人上去递补。

李善长一提起这些,胡惟庸立即又趁热打铁,对胡翊劝说道:

“李相这话,都是活了几十年才通晓的真理,不是真心为了你好,又岂会吐露出来?

这世道便是如此。

咱们能够打翻贱籍,凭空登天,靠的是灭元兴明,改朝换代。

可如今大明天下日渐安定,不会再给你新的机会。

若不早做谋划,待到子孙式微之后,又怎么得了啊?”

胡惟庸叹了口气,放低了些声音,又趴在胡翊耳边悄声说起道:

“叔父再说一句不该说的话。

你身为驸马,不可能再去纳妾,没有别的女人为你生养,仅凭借公主将来生下的极少数几个子女,是不够的。

此时若没有一个偌大的胡家家族在身后托底。

我的侄儿啊!

你这一支,百十年后又该如何自处?就算不为你自己想想,也该为将来你这一脉的子孙们想想了。

你已是个二十多岁的大人了,也该有这些考量啊!”

胡翊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他赫然间发现,叔父和李相的这番话,竟是对的!

而且还全无差错。

站在自家的角度上来考量,正因为怕子孙的阶层滑落,才要扩张家族势力。

不止要扩充胡家,还要尽可能的扩充人脉,为将来考量。

毕竟,自古以来就崇尚这个。

熟人手里好办事。

多一个熟人多一条路。

如此一来,即便后代子孙不显,依旧可以凭借关系东山再起。

听了他们的话,胡翊好像弄明白了,为何那么多人都会忠心的依附在李善长的手下了。

从华云龙、费聚、陈宁、涂节、朱亮祖……这许多的功臣们,再到自己这个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