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孩子谁爱生谁生,我勾帝心夺凤位 > 第420章 秦昭收养小狐

第420章 秦昭收养小狐

沈寒舟思索片刻,缓缓道:“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布局?”

景和转身,眼神锐利:“既然她想用刑部和大理寺来压制舆论,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让百姓自发请愿,请太子亲政,以此形成不可逆转之势。”

沈寒舟眉头紧锁:“可百姓如何能自发请愿?毕竟京中耳目众多,稍有风吹草动,太后便会察觉。”

景和微微一笑,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以民制官,以势压权。”

他抬头看向沈寒舟:“你可还记得江南义学之事?那些读书人最是激进,若能让他们带头上书,请太子亲政,势必会引起天下士子响应。”

沈寒舟眼前一亮:“属下明白了。¤`*狐?恋}1)文@学¢- )?·已`/)发?布+*最?新]章2,节ea我会立刻派人前往江南,联络几位义学领袖,并设法让他们在京中制造舆论。”

景和点头:“不错。另外,还需安排几名商人,在市井之中散播消息,让百姓以为太后欲长久把持朝政,甚至有意废储。”

沈寒舟抱拳:“属下这就去办。”

夜风穿堂而过,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坚定的神情。

这一夜,东宫书房灯火未熄,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三日后,京城街头巷尾,忽然传出一则惊人消息:

“太后欲长期摄政,甚至有意废储!”

起初不过是一些茶楼酒肆的闲谈,随后便有人张贴告示,呼吁百姓上书请愿,请求太子早日亲政。

短短数日,整个京城陷入骚动。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百姓惶恐不安,士子们更是群情激愤。

与此同时,一封由江南义学学子联名所写的奏折,悄然送入宫中,内容直指太后专权,恳请太子亲政,以安天下之心。

温云眠坐在太极殿中,手中捏着那份奏折,脸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赵德海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道:“太后,此事该如何处置?”

温云眠轻轻放下奏折,缓缓道:“看来,景和终于要掀桌子了。”

她抬眸看向赵德海,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冷意:“传旨,命大理寺彻查江南义学背后是否有朝中势力操控,另命京兆尹严查街头张贴告示之人,若有煽动者,一律拿下。”

赵德海连忙应声而去。

温云眠靠在椅背上,目光深远:“景和,你以为你已经掌控了局面。可惜,你忘了,真正的权谋,从来不在表面,而在人心。”

夜风拂过,吹动帘幕,月光洒落,映照着她脸上那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风暴,已然掀起。

而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太极殿外,晨曦微露,宫墙上的琉璃瓦泛着淡淡金光。温云眠端坐于凤座之上,眉目冷肃,目光扫过跪在殿前的几名官员。

“你们可知罪?”她声音清冷,不带一丝情绪。

兵部侍郎与副都御史仍跪在地上,面色苍白,额头贴地,不敢抬头。其余大臣皆低垂头颅,生怕惹祸上身。

赵德海站在一旁,低声禀报:“启禀太后,大理寺已查明,江南义学联名奏折确有幕后之人操控,牵连甚广,涉及十余名朝臣。”

温云眠微微颔首,语气淡漠:“传旨,凡与此事有关者,一律革职查办,永不录用。至于那几位义学学子”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寒意,“交由刑部审理,若查实为煽动民心,便以谋逆论处。”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太后此举未免太过严厉。”一名老臣终于忍不住开口,“那些学子不过年少轻狂,何至于以谋逆论处?”

温云眠缓缓抬眸,目光如刀般落在那人身上:“他们煽动百姓,动摇社稷,这不是谋逆,又是什么?”

老臣脸色一变,连忙低头行礼:“臣不敢妄议国政,只是只是天下士子向来敬仰忠良,若处置不当,恐怕会引起更大风波。”

温云眠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风波?你以为现在还不是风波吗?”

她缓缓起身,凤袍翻飞,气势凌厉:“本宫可以容忍一时的流言蜚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