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我怜卿(四)
大晏最繁华之处莫过于京都四街, 一路车马粼粼。
路过香雾缭绕的茶摊,摊铺之上吆喝声起伏,锦衣华服的男子接连步入绿瓦红墙的气派酒楼内, 座上觥筹人影, 笙歌鼎沸。
凌玉枝顿步,目光停留在那高朋满座间,发出喟叹,“我以后要开一间比这家还出名的酒楼!”
她想自己开,自己做主,而不是当老板的夥计与厨娘。
江潇潇与贺菡真也停下脚步,见那青檐绿瓦辉煌耀目, 再听她这昂扬激荡的愿望, 也不禁泛起遐想。
“那我也想一下,日后坐在这么大的酒楼里算着一本本厚厚的账簿……”江潇潇眼中忽亮。
贺菡真附和:“还有管弦丝竹, 雅间阁楼不能少。”
凌玉枝笑得嘴角弯弯:“到时候我们当东家,你们一个管账,一个管内务, 我就来钻研菜谱。”
“真的会有t这么一日吗?”
凌玉枝几乎是立即点头:“当然了,努力赚钱, 想要的都会有。”
这句话还真是适用于任何时代。
她们一个来自百年前的时代, 飞扬明媚, 无论何时都有着满腔的热望与斗志。
一个长于江南, 性子洒脱坚毅, 有时自卑自怨,但却依旧勇往直前。
一个辗转颠沛, 受尽磋磨苦难却依旧顽强不屈,仍心存善意, 温柔和蔼。
都是芳年华月的姑娘,来自不同之处,但因缘际会,相聚在此刻,双双明亮的眼眸中都为心中的愿望泛起汹涌的炽热。
“典玉阁?”
四人继续向前走着,一座雕饰的光彩夺目的两层楼台横现眼前,牌匾上用清秀簪花小楷写着典玉阁三个大字。
衣着富丽的男男女女从楼中进出,不时带出一阵沁人的馨香。
凌玉枝好奇问:“典玉阁是做什么生意的,这般热闹?”
贺菡真刚来燕京时路过典玉阁,她回忆着,“我之前路过稍稍看了看,应是卖女子的头面首饰与香粉胭脂的。”
凌玉枝听罢,眼中直亮,她只喜欢三个地方,卖吃食的丶卖首饰的与卖话本小说的。
江潇潇知道她又走不动了,出言提点她,“阿枝,努力赚钱,开酒楼呢。”
典玉阁门外迎客的夥计见又来了几位姑娘,立即想迎上去,可见她们在店门前停下脚步,一时犹豫不决可要上前迎客。
凌玉枝见人为难,连忙掩去尴尬,大手一挥,“我有的是钱,走,进去看看。”
“她那是打肿脸充胖子。”江潇潇看她大步走向前,忍不住凑到贺菡真耳前笑道。
一进门,阵阵清香扑鼻,暗香随风浮动,屏风后还有手磨香料的姑娘。
十几张紫檀木支架上挂着的皆是琳琅满目的首饰,玲珑点翠珠钗丶碧玉藤花玉扣丶绿松石珊瑚银钗丶飞燕重珠耳铛……
姑娘家从头到脚的首饰没有一件重样的。
“这对耳铛真好看。”贺菡真望着那对珠光细闪的耳饰,不舍移步。
凌玉枝流连附和:“是好看,我看得都眼光了。”
一支并蒂海棠花金钗高展在琉璃阁台上,一颗宝石镶嵌在玉石雕成的花瓣中间,明艳精致,引的人频频相顾。
最终被一位衣着不菲的贵女买去。
只见那女子被仆人簇拥,只堪堪一擡眼,身后的婢女便掏出两锭沈甸甸的银子送到掌柜手上。
“这最少得有四十两罢?”凌玉枝虚虚瞄了一眼,不禁慨叹,这偌大的燕京城真是挥金如土啊。
她心头颤了颤,将手上那支玉兰镂花流苏步摇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
江潇潇见她方才装作阔绰,如今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精致之物,调侃她:“阿枝,你放回去做什么,你戴这个正好看,买了它罢,区区四十两。”
凌玉枝失笑,轻轻掐了她一下,“这要是碰坏了颗珠子,我可赔不起。”
她还是目光不舍得移开,又问道:“我戴上真的好看吗?我只敢稍稍比一下,不敢真试。”
江潇潇早将她方才爱不释手的情形尽收眼底,那玉兰花流苏细碎灵巧,细小的玉珠花蕊轻轻摇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她灵动圆亮的眉眼和白皙的肤色相称,宛如初绽的芙蓉花般娇艳动人。
“真的美极了,你戴上那真是……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你胡说。”凌玉枝嗔她一眼,开心得尾音轻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