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学的。”
林新朝朱雄英竖起了大拇指。
“你还挺牛啊,无师自通!”
“老师,我觉得那并不难。而且还挺实用,只需要一张纸和一支笔就能算数了,比用算盘方便多了。”
老朱摸了摸朱雄英的头,一脸宠溺的笑了。
“咱乖孙真聪明,哈哈!”
“爷爷,这都是林老师的方法好,那个算法可简单了。”
“嗯,爷爷也了解过一些,的确不错。”
几人又路过一间教室。
这间教室与众不同,里面有些吵闹。
朱雄英垫脚看了看,立马被吸引了。
原来,教室里的学生们正在动手做模具,干的是木工活。
“爷爷,林老师,我可以进去看看吗?”
老朱呵呵一笑。
“那咱一起进去看看。”
大家见了林新,都停下手中的活儿。
“林校长好!”
“你们好!我只是带几个朋友来参观一下,你们继续。”
孩子们继续摆弄着手中的模具。
有人在做木桥,有人在做房屋,还有人在做其它的模具。
有一个木匠老师带着他们。
那些零部件都是他们亲手刨制出来的。
老朱疑惑的问道:
“他们这是在学做木工,长大以后做木匠?”
林新笑了笑。
“像这样的手工课还有很多,他们长大以后可能不只是做木匠,说不定可以成为建筑大师,为咱大明的发展建设做贡献。”
老朱满意的点了点头。
林新知道老朱现在还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便接着补充道:
“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天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有的人不喜欢读书,喜欢造桥、造车、造火器等,他们同样能为朝廷出力。
所以,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用一张试卷把拥有其它天赋的人变得平庸,也是在扼杀人才。”
听了这话,老朱大为震惊。
林新竟然当着他的面,批评科举制度。
老朱也知道,林新对科举制度不满,因为他曾在日记里提到过,使用现有的教学方法,就是为了发掘更多的人才。
其实,老朱也不满原有的科举制度,所以才停罢了科举。
老朱原本计划制定新的规则,重启科举。
既然林新提到了,那就跟他好好聊聊,顺便了解一下后世的统治者是如何选拔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