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和老朱他们都静静的站在琴房外。
琴房内,孩子们都围在纪无忧身边,一边听她弹琴,一边听她讲解。
九公主也注意到了,纪无忧好像很喜欢老师这份工作。
她很温柔,跟那些孩子们在一起,有说有笑,比昨天饭桌上的那个她活泼多了。
听着悠扬的琴声,老朱突然说道:
“纪老师弹的不错,孩子们也很喜欢她。”
“爹,像她那样温柔又漂亮的女孩,谁不喜欢你呢?我要是个男的,肯定也会喜欢她。”
九公主说话间偷偷瞄了林新一眼。
老朱知道女儿的心思,便故意岔开话题。
“这些孩子在学校吃饭吧?”
“对,学校有个食堂,老师和学生都在那儿吃。”
“走,带咱去看看!”
林新将老朱他们几个带去了食堂。
食堂里有几位大娘正在洗菜、摘菜,为午饭做准备。
老朱四处看了看。
“这食堂弄的还挺干净,菜也挺新鲜。”
“孩子们的伙食不能马虎,必须得干净卫生。”
老朱点了点头,随后意味深长的说道:
“这学校不收学费,吃住也是免费的,每个月还要给老师们发俸禄,算下来一年也得花不少钱啊!”
林新明白老朱的意思。
老朱应该是想到了,假如大明普及这样的学校,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会为财政增加不小的压力。
林新说道:
“陛下,臣以为,再穷不能穷教育。国民素质提高有利于王朝的管理。
以前,大家吃饭都是问题,不过有了高产粮食,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所以,从明年开始,我会象征性的收一点伙食费来缓解县衙财政支出的压力。”
听了林新这话,老朱心里好受多了。
他也想重视教育问题,但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免制,财政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林新曾在日记里说过,在后世,女人也能像男人一样独当一面。
但在这个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显然是行不通的。
因为人们的思想已根深蒂固,一时半会还无法改变。
所以,林新才会将学校分成男子学校和女子学校。
两者学习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女孩子还是以琴棋书画为主,主要是提升素质,陶冶情操,为教育下一代做准备。
而男孩子除了要读书以外,还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地理、体育等科目。
有些孩子有特殊的才能,林新也会让人着重去培养。
老朱也想到男子学校去看看。
“这城里应该也有男子学校吧?”
“有!那学校比这里大多了,有好几百名学生,是县里最大的学校,我带您去看看。”
县城里那所男子学校是新建的。
年后,林新将附近几所学校整合在一起,师生全部集中到新学校。
而且,也是按照全新的教材在教学。
林新将老朱他们带到那所男子学校。
校门口左右两边也有衙役把守。
大门上方有个牌匾,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应山第一实验学校。
老朱有些疑惑的问道:
“这个“实验”是什么意思?”
“陛下,我们对新科目还处于边摸索边学习的阶段,实验是为了不断更新和完善,让它变得越来越好。”
“原来如此。走,咱进去看看!”
老朱进到学校里。
这所学校很宽敞,教学楼都是两层的,教室有很多。
学生们的年龄参差不齐。
这也没办法。
以前,穷人家的孩子没钱读书。
林新来了以后,那些十多岁的穷孩子才有机会进入课堂。
现在,他们不分年龄的坐在一起学习。
林新先带着老朱去参观那些教室。
老朱也感受到了,这里上的课果然不一样。
路过一间教室,老师正在教数学课。
朱雄英看了,兴奋不已。
“林老师,那些加减乘除法我也会了。”
林新有些好奇。
“你怎么会的?谁教你的?”
“我爹上次不是带回来一本数学书吗?我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