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综影视:主角?轻松拿捏 > 第17章 第二个世界 少白17

第17章 第二个世界 少白17

最令人心绪微澜的一次,是随信附上了一枚月牙形状的玉佩。玉质是上好的羊脂白玉,触手温润,但雕刻的线条却明显歪扭生涩,边缘甚至有些毛糙,显然是出自新手,且是仓促赶工。

他信中带着明显的赧然与小心翼翼的试探:“近日听闻,民间爱侣常互赠信物以表心意,寄托情思。你我虽为权宜之计,然恐府中耳目众多,人前需有物证以显情真,故仿效之。此佩乃若风闲暇时亲手所琢,形陋工拙,粗鄙不堪入目,师妹权当顽石,一笑置之可也。”

他未曾明言的是,在他自己的腰间丝绦上,己悄然悬挂了另一枚形状相仿、同样歪扭的月牙佩。这份隐秘而执着的情思,几乎要透过信纸,灼热地传递过来。

易文君心思何等玲珑剔透?她将那些名贵的珠宝首饰、绫罗绸缎,连同锦盒原封不动地仔细收好,分类存放,心中早己打定主意日后要完璧归赵。

然而,面对那枚凝聚了心意的叶脉书签,那朵短暂却曾极致绽放的月季,她握着信笺,指尖在纸面停留片刻,终究还是将它们小心地收进了自己妆台的抽屉深处。她提笔,斟酌着字句回信。

对于那朵月季,她写道:“小师兄见花盛放便辣手摧折,真乃‘焚琴煮鹤’大煞风景,不解风情之至!幸得师妹我尚存几分怜香惜玉之心,觅得净瓶,汲清泉以供养。此花亦不负师兄‘灿若云霞’之誉,于案头犹自盛放数日,方悄然凋零。若待其香消玉殒、残红委地方至,文君恐只能对空枝兴叹,辜负师兄‘共赏芳华’之美意矣。”字里行间带着善意的调侃,却也隐着一丝对美好事物被强行折离枝头的淡淡惋惜。

对于那枚书签,她的回信则更显心思:“未曾想小师兄竟身怀如此巧手雅趣,以叶脉为纸,妙笔点睛,神韵捕捉竟得其精髓,实令文君惊叹。若他日厌倦庙堂之高,无意于亲王尊位,凭此等慧心巧技,于市井间开一雅致书斋画坊,也定能引得文人墨客驻足,闺阁淑媛倾心,何愁不能安身立命,逍遥自在?”她巧妙地将“未来妻子”的具体指向泛化为“闺阁淑媛”,既肯定了对方的用心与才华,又极其委婉而清晰地划清了两人之间那条不可逾越的界限——她并非他未来的归宿。

此信送出之后,易文君便决然不再回信。她不愿再给他任何可能产生误解的虚幻希望,更不愿在这本就虚假的婚姻契约中,掺杂进自己无法回应、也无力承担的真挚情意,徒增彼此的困扰与日后的伤痛。

萧若风收到回信,展开那熟悉的清丽字迹,逐字逐句看完,唇边缓缓漾开一抹复杂难言的苦涩笑意。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丝绦上悬挂的那枚同样歪扭的月牙佩,温润的玉石触感此刻却带着一丝冰凉。

他明白她这是在提醒他,这场婚姻是假的。“但是文君啊,”他低低叹息,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我的妻子只会有你一人,不会再有别人了。”

“易文君永远都会是琅琊王妃”这句在太安帝眼里是威胁的话语,却让他感受到了甜。

他将那封带着疏离善意的信笺珍重地折好,收入怀中贴近心口的位置,仿佛要汲取一丝虚幻的暖意。

**********

八月十五,黄道吉日,宜嫁娶。

天启城彻底沦陷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之中。从皇城到街巷,处处张灯结彩,红绸高挂,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喜庆气息。全城百姓皆知,琅琊王萧若风将在今日迎娶那位名动天下、容颜倾国的影宗大小姐易文君。

而无人知晓,一场巨大的风暴正从西面八方悄然汇聚,向着这座繁华帝都的核心汹涌袭来。

百里在这段时间里悟出了“相思”剑法,修为也算是有所提高,司空长风也被传授了枪法“惊龙变”,枪术小有所成。眼见婚期临近,他们决定启程去天启。南宫春水和他们一起回去。

叶鼎之也在来天启的路上。

********

琅琊王府早己装点得富丽堂皇,宾客盈门,喜气洋洋。

影宗之内,易文君静坐于梳妆镜前。铜镜光洁如新,清晰地映出一张足以令日月失色的容颜。眉不描而黛,唇不点而朱,肌肤莹白胜雪,吹弹可破。侍女们正小心翼翼地为她戴上那顶镶嵌着无数明珠宝石的凤冠,流苏轻垂,摇曳生辉。一袭用最顶级云锦的大红嫁衣如火如霞,层层叠叠铺展开来,将她本就玲珑有致的身姿衬托得愈发出尘,宛如九天神女谪落凡尘,美得惊心动魄。

然而,那双倒映在镜中的眼眸,沉静如古井深潭,澄澈却无波。眸底深处,没有丝毫新嫁娘应有的娇羞、忐忑或喜悦,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