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读书养性,并行走六部,学习如何管理封地。”
纪衢、冯淮序、骆玄英三人的脸色,齐齐变了。
纪衢的心情转变得最大,愤慨道:
“这哪是弹劾啊,分明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嘛!大皇兄留京,不是与哥哥你争储君之位吗?用心险恶、居心不良!”
冯淮序、骆玄英纷纷点头。
连他们都能想到的问题,皇上人老成精,定是一眼看出纪循的野心勃勃。
难怪皇上龙颜大怒,纪循磕头磕晕。
董寒苏眨眨眼。
大皇子的野心暴露得太莫名其妙了。
居然是从他老丈人开始暴露的。
前世,大皇子纪循远离京城纷争,在皇子们快死完的时候,方才回京。
那时,皇帝连续经历丧子丧女之痛,身子骨己经不好了。
京城只有六皇子纪衔和西皇子纪徵是完好的人,纪循再不回京争皇位,这皇位就要落在纪衔头上。
一旦纪衔继承皇位,纪循想夺位,那就要弑君杀弟,遗臭万年。
所以,纪循肯定是有野心的。
只是他在等,等底下的弟弟们争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时,他再回京捡漏。
只是,到底控制了整座皇宫的乔贵妃棋高一着,纪循回来,尚未展开夺位大战,便死在舞姬的剑下。
纪循死后,他的封地属官举报,纪循隐瞒铁矿山不报,并私自打造兵器,豢养精兵两万。
而这一世,纪循还没离京就藩,就暴露了野心,端妃母子经营多年的“与世无争”的纯洁名声,逐渐崩坏。
董寒苏情不自禁地看向太子。
是太子做了什么吗?
端王府连续发生的事件,最大的得益者,其实是太子。
扳倒皇长子,不会比扳倒太子轻松。
但种种迹象表明,是纪循自己的老丈人犯蠢,连累了纪循。
太子再能耐,也不能把人家的老丈人拉拢过来吧?
这一世,很多事有了改变,最大的改变是,皇后和太子的处境比前世强太多。
皇帝信任皇后,对太子有防备打压,是因为太子己逐渐成年,皇帝有危机感,但绝没有怀疑过太子有异心。
皇帝的态度摆在这儿,朝臣们大多数还是拥护太子的,太子可调动的人脉,比前世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