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的人,不是本宫,而是你这个做母亲的!”
李侧妃不断摇头:“母妃,母妃,不是这样的……”
账不是这么算的。
若她不除掉韩氏,皇长孙还是皇长孙吗?还能在端妃眼中如珠如宝吗?
端妃在王妃过门前,给王爷纳好几个妾,不就是担心己到了通晓人事年纪的太子抢先生下皇长孙,便急吼吼地让端王的儿子抢占皇长孙的名头吗?
皇帝儿女众多,真正重视的,其实就只有身份特殊的那几个而己,皇长子纪循就是其中之一。
可见,长子对男人来说,意义是不同的。
端妃母子多年来,小心翼翼经营着“与世无争”的好名声,一朝被李侧妃破坏个干净,别提她多憎恶李侧妃了。
事到如今,若想遮掩李侧妃的丑事,便要杀人灭口,可三司盯着王府的一举一动,杀人灭口又要牵扯出新的人命官司。
这就像一个漩涡,只会越陷越深。
为今之计,只能把李侧妃交出去。
端妃怜悯地道:“李氏,杀人偿命,佛祖也救不了你。人,总要为曾经犯下的罪孽赎罪。你有两条路可选。”
李侧妃听到前面,心神俱碎,听到最后一句,忙含泪惊喜地问:
“求母妃指点儿臣!”
“第一,你去自首,皇上兴许会看在皇长孙的面子上,饶你不死,但定是活罪难逃,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你可能会流放,可能会关入监牢,以平息民怨。”
李侧妃惊慌摇头:“那第二条路呢?”
“剃发出家,去庵堂修行。”
剃发?她目光上移,落在端妃一头浓密的乌发上。
“儿臣可不可以,带发修行?”
端妃反问:“你觉得可以?”
李侧妃垂下视线,摇头。
她若不剃发,代表不诚心,三司和韩家人不会放过她的。
可一旦剃发,她昧着良心杀人挣来的权势富贵,便要一朝成为浮云了!
那么,她如此拼命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皇长孙吗?
有一个杀人的母亲,还是为了争夺皇长孙的名头去杀人,世人会怎么看待皇长孙?
李侧妃伏在地上,泣不成声:“母妃,儿臣知错了!儿臣选第二条路。”
她不敢赌。
皇帝好面子,或许真的会杀了她,掩盖皇家丑闻。
端妃眼底掠过一道寒光,悲悯的声音充满安抚人心的味道:
“李氏,你是个好母亲。去抱抱皇长孙吧,今日之后,不知你母子二人何时方能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