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映在他深邃的眼眸中。光展现的,是绿光氏族压箱底的战略级工程奇迹,一份基于对物理法则深度理解和逆向工程能力的、沉重的技术信任。这份名为“奇点约束场”的威慑力量,是艾瑟拉星系安全的基石,也将成为地球在更广阔星海博弈中的重要筹码。接受它,意味着承担起保护这一脆弱而强大资产的重任,并将两个文明的战略安全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我理解其价值与风险,长老阁下。”孔方佳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决策者的果决。“‘奇点约束场’代表了绿光氏族在空间物理与巨型工程领域的巅峰成就。地球人类联邦,将以最先进的量子感知与计算之‘脑’(织梦者)、最深度的空间规则认知之‘智’(船桨项目经验)和最强大的太空舰队之‘盾’,共同确保这一战略资产的安全,并最大化其威慑与实战效能!”
成员:双方顶尖的空间物理学家、高能物理学家、量子信息专家、引力波研究专家、武器系统工程专家、ai工程师、舰队战术专家。
核心任务:
深度数据接口:在“织梦者”核心数据库与“艾瑟拉之智”主控ai之间,建立最高等级(零信任架构)的量子加密数据链路。首要任务:实现“织梦者”对“奇点约束场”系统状态(能量储备、场发生器状态、冷却系统)、空间坐标输入协议、以及空间撕裂矛/区域性熵增场/“广谱信息静默场”各构型详细物理参数的实时读取与理解。地球专家需要深入了解“奇点约束场”的运作极限和约束条件。
空间模型融合:将“织梦者”构建的实时超距空间模型(包含引力场分布、空间曲率微扰、大型天体位置、已知跳跃点等)无缝接入“奇点约束场”的火控系统。开发专用算法,使“织梦者”能根据“奇点约束场”的物理特性(如当前能量水平、发生器状态、预计冷却时间)和战场需求,实时计算并提供最优攻击坐标、构型选择建议及能量分配方案。
‘船桨’经验转化:地球专家团将系统梳理“船桨”项目在操控高维空间弦振动效应、稳定能量传输路径、减少规则武器能量逸散等方面的理论成果与工程经验,形成技术报告。联合技术委员会将评估这些经验对优化空间撕裂矛空间撕裂效率、减少能量耗散的潜在应用价值,并制定联合研究计划。
协同打击协议:基于上述融合,共同研发“织梦者引导-“奇点约束场”打击”(z-“奇点约束场”)的标准化协同作战协议。明确信息交互格式、决策流程(人机协同)、权限划分(尤其在紧急情况下)。
强化奇点约束场控制中心及“奇点约束场”阵列的物理防护:
地球舰队工程部主导: 立即派遣由结构工程师、力场专家、防御系统工程师组成的精锐团队,与绿光氏族工程部门协同工作。
防护升级方案如下:
轨道防御网络: 在奇点约束场控制中心设施所在轨道空域,由地球工程舰队部署多层轨道防御平台。外层轨道防御平台搭载远程传感器阵列、动能拦截弹发射井和点防御激光阵列,负责早期预警和拦截来袭导弹、战机、小型舰艇。内层轨道防御平台靠近奇点约束场控制中心,装备重型粒子炮或激光炮台,负责拦截突破外层的中型目标,并具备发射“司南”干扰弹制造防御性空间褶皱的能力。
‘盘古级’战列舰作为移动堡垒: 至少一艘“盘古级”战列舰将作为奇点约束场控制中心的常驻机动防护核心。其主要职责:
联合护盾节点: 其强大的“玄武ii型”力场发生器将与奇点约束场控制中心自身的防护力场联动,形成覆盖整个设施及周边关键空域的多重叠加护盾。
区域拒止火力: 利用其重型主炮(粒子束/激光)和“阎王”导弹发射能力,对企图靠近奇点约束场控制中心的敌方主力舰构成强大威慑,实施区域火力压制。
指挥与协调: 作为前线指挥节点,协调轨道防御平台和护航舰艇的防御作战。
奇点约束场控制中心本体加固:
主动防御系统: 在奇点约束场控制中心外壳加装密集的近程点防御系统(高射速电磁炮、激光拦截器)。
反相位干扰矩阵: 部署针对黑塔帝国相位武器和空间跳跃干扰的专用反制设备。
强化结构: 对关键支撑结构和深井防护层进行材料升级或附加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