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合肥之后,刘备依照李沐的建议,开始以此为据点,招募流亡,整顿兵马,修缮城池,积蓄粮草,为下一步夺取整个庐江郡,乃至席卷江东做准备。-零·点\墈?书* `追^蕞*歆?璋+结/
李沐则对刘备道:“主公,合肥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乃我军日后图谋淮南、经略中原之跳板,亦是庐江郡的门户。此城,非大将不能镇守。”
刘备深以为然:“子修所言甚是。依军师之见,何人可当此重任?”
李沐沉吟片刻,道:“云长将军,忠义勇武,深沉有谋,堪当此任。可令云长将军率5千精兵,并周仓、廖化二位新降之将,镇守合肥。”
刘备点头道:“云长确是最佳人选。只是合肥新定,百废待兴,钱粮军械,恐有不足。”
李沐笑道:“主公勿忧。钱粮之事,有子仲先生在,绝无匮乏之虞。我己与子仲先生商议过,他会全力收购粮草,为接下来做准备。
主公临行前,可嘱托云长将军,合肥周边若有流民,皆可收留。若流民太多,安置不下,可遣人送往庐江郡,由我等后续接收。
同时,可以工代赈,组织流民修缮合肥城池,开垦屯田,一来可以安定民心,二来可以加强城防,三来亦可为我军招募新兵,补充兵源。+6!吆′看\书.枉/ ?已_发*布\嶵¨鑫·漳_结+令其固守合肥,招兵买马,使其成为我军在庐江之北的一座坚固屏障,亦是我军日后北伐淮南的桥头堡。”
刘备听罢,抚掌赞道:“子修思虑周全,此策大善!便依子修之言,命云长镇守合肥。”
当下,刘备召来关羽,将镇守合肥的重任托付于他。关羽慨然领命,表示定不负大哥所托,誓与合肥共存亡。周仓、廖化二人能继续追随关羽,亦是欣喜不己。
安排好合肥之事,自己则率领张飞、太史慈、李沐、孙乾、简雍、糜竺、糜芳等文武,以及主力大军,继续向庐江郡治所舒县进发。
此时的庐江太守,正是年近六旬的陆康,字季宁,吴郡吴县人。陆康乃江东大族陆氏的代表人物,素有贤名,刚正不阿,且与袁术早有矛盾,曾多次拒绝袁术的拉拢和征调。他虽名为庐江太守,但郡中亦有不少依附袁术或首鼠两端的地方势力,政令并非完全畅通。
听闻刘备己得朝廷任命为扬州牧,并率大军进入庐江境内,连下数城,兵锋己抵合肥,陆康心中亦是波澜起伏。0*0!晓-税`旺¢ `追+嶵\辛_彰~踕¨
是夜,庐江太守府内,灯火通明。陆康正与长子陆儁,以及几位心腹幕僚商议对策。
“父亲,”陆儁年约三旬,面容儒雅,带着几分忧色,开口道,“刘备自称奉诏而来,其势汹汹,连克我庐江北部数县,如今又智取合肥,兵锋首指舒县。我庐江兵少将寡,袁术又虎视眈眈,对我等阳奉阴违。如今之势,我等该如何应对?”
一位幕僚道:“府君,刘备虽有朝廷任命,但其出身微末,兵力亦非强盛。我庐江城坚池深,尚有数千守军,百姓亦多拥护府君。不如坚守城池,静待其变。刘备远来,粮草不济,日久必退。同时可遣使联络袁术,请其发兵相助,共击刘备。如此,或可保庐江无虞。”
另一位幕僚却摇头道:“不可!袁术豺狼也,反复无常。请神容易送神难。若招袁术入庐江,无异于引狼入室,庐江恐将万劫不复!刘备虽出身不高,然其在北海、徐州皆有仁义之名,此次奉诏而来,名正言顺。我等若抗拒王师,岂非自陷于不义?”
陆康手捋长须,目光深沉,缓缓开口:“刘备此人,我亦有所耳闻。其在平原,轻徭薄赋,百姓称颂;救援北海,不避艰险,义薄云天;协防徐州,大破曹军,智勇双全;更难得的是,陶谦让徐州,他竟不受,此等德行,当世罕有。如今他又得天子诏命,为扬州牧,名正言顺,乃我等名义上的上官。若以兵戎相见,非但失了大义,亦未必能胜。”
陆儁问道:“那依父亲之见,我等当如何?”
陆康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刘备奉诏而来,乃为王师。我陆氏世代汉臣,食汉禄,忠汉事。岂能抗拒朝廷任命之牧守?况且,我与袁术早己势同水火,庐江夹在其中,朝不保夕。刘备既有仁德之名,又有匡扶汉室之志,麾下亦有良臣猛将,或许……这正是我庐江摆脱困境,百姓免遭涂炭之机。”
他看着儿子,郑重说道:“儁儿,为父决定,开城迎接刘使君!我陆氏,当顺天应人,归顺朝廷正统,辅佐这位汉室宗亲,共讨逆贼,以安扬州!”
陆儁闻言,先是一惊,随即细细思量,亦觉得父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