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蓄、锤炼核心能力、并留有足够探索空间的平台。以你的‘等高线图’思维和求知欲,元培学院,或许是目前最能满足你‘战略纵深’发展需求的‘枢纽地带’。”
唐元明的话,如同在钱砚修纷繁的等高线图上,精准地标定了一个战略枢纽点。元培——那个兼容并包、鼓励探索的试验田,似乎瞬间从模糊的选项变成了清晰的核心坐标。
傍晚,钱砚修和邓小琪在五道口一家安静的咖啡馆见面。邓小琪的舞蹈学院复试也己尘埃落定,她成功拿到了录取资格,此刻眉眼间也带着卸下重负的轻松。
“怎么样?未名湖的‘等高线’测绘员,找到你的专业坐标了吗?”邓小琪搅动着杯中的拿铁,笑着问。
钱砚修将唐元明的分析和自己的思考娓娓道来,没有隐瞒任何纠结。
邓小琪安静地听着,眼神清澈。当钱砚修提到唐元明建议元培时,她眼睛亮了一下。
“唐老师说得真好。”她由衷地说,“就像我的舞蹈,《穗语》的灵魂是土地的生命力,但要让更多人看见、感受到,也需要舞台、灯光、音乐的‘系统纵深’。”她顿了顿,看向钱砚修,目光温柔而带着舞者特有的首觉,“砚修,我觉得你就像…一片特别丰饶深厚的麦田。历史是你的沃土,哲学是穿透土壤的阳光和雨露,而你想理解和改变的那些现实问题,就是吹过麦田的风。元培…听起来像是一个能让你的麦田自由呼吸、向所有方向舒展,又能汲取不同养分的地方。不用急着在春天就决定秋天只收哪一种谷物。”
“麦田…”钱砚修低声重复着,邓小琪用她最熟悉的意象,为唐元明理性的分析注入了温暖而充满生命力的诠释。他看着窗外华灯初上的城市,又仿佛看到了老屋那片在夏风中翻滚的金色麦浪。让思想的“麦田”在元培的广阔天地里自由生长,兼容历史的沃土、哲学的雨露、现实的劲风…这个画面,比任何单一的“点”都更让他心动。
回到学校提供的临时宿舍,钱砚修再次打开那本专业目录,目光坚定地落在“元培学院”的介绍页上。他拿出笔记本电脑,开始仔细查阅元培的培养方案、导师资源、通识课程体系以及往届学生的多元发展路径。等高线图在他的脑海中重新构建:
核心枢纽:元培学院(通识博雅教育)
核心支撑点:
历史纵深: 系统修习中外历史核心课程,保持与历史学系资源的紧密连接,参与相关研讨班。
思维锐度:重点选修哲学系经典课程(西方哲学史、伦理学、逻辑学),参与哲学讨论小组。
系统广度:选择性学习政管/光华的基础课程(如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或案例研究。
战略目标:通过前两年的广泛探索和深度思考,在构建起坚实的跨学科“战略纵深”基础后,于高年级或研究生阶段,再聚焦于一个能融合历史洞见、哲学思辨与现实关怀的具体交叉领域(如:思想史与社会变迁、科技伦理与治理、政治哲学与制度比较等)。
他登录北大招生系统,在志愿填报的页面,郑重地在第一志愿栏输入:
北京大学 元培学院 文科试验班类
鼠标点击“确认提交”的瞬间,心中那片刻的犹疑与交错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澄澈与坚定的力量。未名湖的波光仿佛透过屏幕映照进来,温柔地包裹着他刚刚锚定的“枢纽坐标”。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宏大、更自由的起点。他的思想等高线图,将在元培这片兼容并蓄的沃土上,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着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星海,继续无畏地推进与延展。深海的航船己驶入更壮阔的洋流,新的星图,正在博雅塔的注视下,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