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6章 铁岭市《西丰县》

第6章 铁岭市《西丰县》

在辽宁的东北部,有一座充满故事的小城——西丰县。!0?0`暁_说~王* _最?鑫.蟑,踕¨更*芯?快.它坐落于铁岭市东北部,地处辽宁、吉林两省交界处,被铁岭、抚顺、四平、辽源四市环绕 ,区域总面积2686平方公里 ,辖12个镇、6个乡 ,174个行政村 ,人口约35万 。这里背靠长白山脉,面向松辽平原,因河水西流、物产丰富而得名 ,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美景、历史文化与独特风情的地方。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西丰县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片土地就已隶属燕国辽东郡 。汉代时属玄菟郡地 ,晋代为高句丽地 ,唐代为渤海长岭府地 ,辽代为辽阳府的辖地 ,金为咸平府地 ,元初为咸平府东北境,后属开元路地 ,明代则为叶赫部西境 。

161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灭叶赫部后,将此地封禁,辟为菟狩围猎之场,成为皇家围场的一部分 。封禁长达277年之久 ,在这期间,只有少数官兵驻扎,这里几乎成为“文化荒漠” ,地名也大多简单随意 。直到1896年,清政府为筹措经费,弛禁招垦皇家围场 ,关内百姓纷纷涌入,这片土地才逐渐热闹起来 。1902年,西丰正式建县 ,因其位于盛京围场的西流水围,且开禁后连年丰收,故而得名“西丰” 。

建县后的西丰,积极发展文化教育 。1906年,创办了第一所完全小学堂和一个师范讲习所,并在本省首创第一所平民夜校 。到1923年,全县已有小学148所,学生1万余人,中学96个班2401人 。1909年,西丰县国立图书馆成立 ,1933年,蒲松龄九世孙蒲文珊担任馆长,他带来的半部《聊斋志异》手稿 ,对西丰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西丰文人 。

在日伪统治时期,实行“归屯并户” ,却意外为西丰地名的演变提供了契机 。一批秀才文人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村屯地名 ,如乐善屯、福榆村等 ,每个名字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 。同时,西丰的青年学子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五·四”“五卅”“一二·九”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成立的“东北人民抗日救国会”“东北青年抗日铁血团” ,都能看到西丰学生的身影 ,许多村屯也因他们的英勇事迹而改名 ,如光荣村 。

二、乡镇简介

西丰镇

西丰镇作为西丰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人口约7.2万 ,面积131平方千米 。这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拥有7个社区 ,14个村委会 。镇内商业繁荣,有多个大型商场和商业街 ,满足居民和游客的购物需求 。在农业方面,主要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 ,为县城提供新鲜的农产品 。同时,西丰镇也是鹿产业的重要聚集地 ,有众多鹿产品加工企业 。

平岗镇

平岗镇位于西丰县东部 ,人口1.8万 ,面积79平方千米 。下辖9个村委会 ,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是西丰县的粮食主产区之一 ,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 。平岗镇的畜牧业也较为发达 ,养殖牛、羊等家畜 。此外,平岗镇还有一些小型工业企业 ,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和建材生产 。

郜家店镇

郜家店镇面积232平方千米 ,人口3万 ,下辖16个村委会 。镇内自然资源丰富,有森林、矿产等 。工业以采矿、木材加工等为主 ,农业则以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主 ,同时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 ,如草莓种植 。郜家店镇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说 ,如头营的传说 ,相传乾隆皇帝曾来此狩猎,首站安营在此 。

凉泉镇

凉泉镇地处山区 ,森林覆盖率高 ,自然环境优美 。这里的旅游资源丰富 ,着名的城子山风景区就位于凉泉镇境内 。城子山包括大小山峰30余座 ,山势陡峭,雄伟险峻 ,山上有保存完好的唐代高句丽古城遗址 ,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w.a,n_z\h?e,n¢g?s¨h-u/k′u\.!c′o?m~凉泉镇的农业以林业和特色农业为主 ,盛产榛子、蘑菇等山货 ,还种植了一些中药材 。

振兴镇

振兴镇位于西丰县南部 ,全镇区域面积较大 。这里的经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 ,农业方面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 ,同时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 ,如蓝莓种植 。工业以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为主 。振兴镇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