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5章 铁岭市《铁岭县》

第5章 铁岭市《铁岭县》

在辽宁省北部,有一座充满故事的县城——铁岭县,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散发着独特的地域魅力。~鸿?特*小′说′罔, _蕪~错+内!容′铁岭县县域面积2249平方公里 ,地处辽宁省北部,东与抚顺市接壤,南接沈阳市,西邻调兵山市,北靠开原市区 ,中环铁岭市区,处于松辽平原与辽北丘陵的过渡地带 。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铁岭县历史源远流长,远在夏、商、周时代就有建制的传说 。燕秦时代,此地隶属辽东 ;唐代时隶安东都护府 ;辽代将这里改为银州,隶属于辽阳府 ;金朝时期,此地为新兴县,隶属咸平府 ;元代时,隶开原路咸平府 ;明代时,移卫至此,开始称为铁岭 。明洪武年间设铁岭卫,铁岭这个名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清康熙三年(1664年)废卫建县,铁岭县的建制自此确定 。

中华民国时期,铁岭县隶沈道 ,1929年隶辽宁省 。1932年伪铁岭县公署建立后隶奉天省 。1945年,八路军接收铁岭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6年,民主联合政府分两路撤出县城,东路组成沈铁抚联合县,西路与法库组成铁法联合县 。1947年恢复铁岭县建制,隶辽北省 。1949年,改隶辽西省 ,1954年隶辽宁省 ,1956年隶铁岭专区 ,1958年改隶沈阳市 。1964年隶沈阳专区 ,1969年隶铁岭专区 ,1970年隶铁岭地区 ,1984年隶铁岭市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铁岭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这里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 。传统的东北二人转在铁岭县广为流传,演员们通过幽默诙谐的表演、独特的唱腔和舞蹈,展现着生活的喜怒哀乐 ,每逢节日庆典,二人转表演总是必不可少,为人们带来欢乐 。剪纸艺术也是铁岭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有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 ,这些剪纸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铁岭县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 。清代文学家高鹗,出生于铁岭县横道河子乡 ,他续写了《红楼梦》后四十回,使得这部文学巨着得以完整流传,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着名小品演员赵本山,出生于铁岭县莲花乡 ,他以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幽默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小品界的标志性人物,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让全国观众认识了铁岭,也将铁岭的文化传播到了大江南北 。

二、行政区划与乡镇简介

截至2025年6月,铁岭县下辖14个乡镇 ,2个街道办事处 ,22个城市社区 ,217个建制村 。

凡河镇

凡河镇地处铁岭县中部 ,是铁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镇内有铁岭新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林立,基础设施完善 。凡河镇的农业以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 ,有多个蔬菜大棚基地,为周边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新鲜蔬菜 。工业方面,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产业格局 ,有多家规模以上企业 。

腰堡镇

腰堡镇位于铁岭县南部 ,东靠李千户镇 ,西南与新台子镇相邻 ,北与凡河镇、铁岭市开发区接壤 。腰堡镇境内懿路、大凡河明代为城堡,因辖区居两城堡之间,故而得名腰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铁岭县第五区 ;1989年,腰堡乡改镇 。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22.17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有人 。这里工业发展迅速,2018年有工业企业308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 。农业也颇具特色,以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为主 ,同时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草莓种植等 。

新台子镇

新台子镇是铁岭县的经济强镇 ,交通十分便利,沈哈高速、京哈铁路贯穿全境 。¢q\i!u*s-h¢u?b·a′n¢g,.¢c_o¨m`镇内工业发达,形成了以化工、机械加工、建材等为主的产业集群 ,有众多知名企业在此落户 。新台子镇的商业也十分繁荣,有多个大型商场和商业街 ,满足了人们的生活购物需求 。在农业方面,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同时发展了一些养殖业 。

平顶堡镇

平顶堡镇位于铁岭市北部 ,与铁岭市区相邻 。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有辽河从镇边流过 。平顶堡镇的农业以种植粮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