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对于研究当时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提供了线索。都沟古文化遗址的存在,证明了清徐在古代就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4. 新民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对于了解清徐地区古代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价值。遗址中的考古发现,为研究当时的农业生产、手工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实物证据,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清徐的历史变迁。
六、民俗风情
清徐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1. 徐沟背铁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清徐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它是一种集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表演形式,表演者通过特殊的装置将儿童固定在铁棍上,组成各种造型,如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等。表演时,伴随着音乐和舞蹈,演员们在街道上巡游,场面十分壮观。徐沟背铁棍不仅展示了清徐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传承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说。
!2. 民间社火:每逢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清徐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民间社火表演。社火表演形式多样,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等。表演者们身着鲜艳的服装,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载歌载舞,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民间社火是清徐人民传承已久的传统习俗,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3. 架火:起源于唐代,经过千年的发展,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架火是一种大型的焰火表演,通常在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中举行。架火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将各种烟花、鞭炮等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造型排列组合。点燃架火后,烟花绽放,五彩斑斓,照亮夜空,场面十分震撼,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欢乐的氛围。
4. 剪纸艺术:清徐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源于唐代。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创作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如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剪纸作品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清徐剪纸风格独特,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在国内外都享有一定的声誉,是清徐民间文化的瑰宝之一。
七、特色美食
1. 清徐老陈醋: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以其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着称于世。清徐老陈醋选用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为原料,采用独特的固态发酵工艺,经过蒸、酵、熏、淋、陈等多道工序酿制而成,其中“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酿过程,使得醋的风味更加醇厚浓郁。这种老陈醋不仅是餐桌上的绝佳调味品,还具有开胃健脾、消食化滞、抑菌杀菌等功效。在清徐,人们常将其用于凉拌菜、蘸饺子,或是在烹饪肉类、海鲜时加入少许,既能去腥增香,又能使菜肴别具风味。
2. 孟封饼:始创于清光绪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以面粉、油、糖为主要原料,经过和面、醒面、制饼、烙烤等工序制作而成。孟封饼外观焦黄、口感香酥,甜而不腻,食之回味无穷。其独特之处在于采用特殊的烙烤方法,使饼皮酥脆,饼心柔软,存放多日仍能保持口感。过去,孟封饼是当地百姓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如今更是成为清徐美食的一张亮丽名片,深受游客喜爱。
3. 徐沟灌肠:灌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肠道食物,而是一种由荞面制成的特色小吃。制作时,先将荞面用凉水和成面团,然后逐步加水搅拌成糊状,舀入碗中上笼蒸熟。蒸熟的灌肠形似碗状,质地细腻,口感爽滑筋道。食用时,将灌肠切成细条,加入辣椒油、蒜末、醋、生抽、芝麻酱等调料拌匀。徐沟灌肠既可凉拌,也可热炒,凉拌的清爽可口,热炒的则别有一番风味,是清徐街头巷尾常见的美食,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
4. 清徐葡萄酒:依托当地丰富的葡萄资源,清徐的葡萄酒酿造历史悠久。选用优质葡萄,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酿造工艺,酿成的葡萄酒色泽鲜艳,果香浓郁,口感醇厚。清徐葡萄酒种类多样,有干红、甜红、桃红等不同类型,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在品尝葡萄酒的同时,游客还可以参观葡萄酒庄,了解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体验葡萄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5. 沾片子:这是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面食,也被称为“菜疙瘩”。以各种时令蔬菜为主料,如豆角、菠菜、茄子、茴子白等,将蔬菜洗净后切成条状或片状,裹上面糊,放入沸水中煮熟。面糊的调制十分讲究,需用面粉和水按一定比例调配,以保证蔬菜能均匀地裹上面糊,且煮熟后不脱糊。沾片子食用时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