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一)山西省《太原市》

(一)山西省《太原市》

北部娄烦县的赫赫岩山主峰海拔2708米,为全市最高点;清徐县西青堆的汾河漫滩海拔仅760米,为最低处,相对高差达1948米 。61墈书王 已发布最新蟑劫

太原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夏热、春秋短促、昼夜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时常有降雪,城市银装素裹,别有一番景致;夏季,气温较高,但由于昼夜温差大,夜晚相对凉爽。春秋季节短暂,却也有着独特的韵味,春天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秋天秋高气爽,天空格外湛蓝。境内有纵贯南北的汾河,它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水量充沛,其间有几十条支流汇入,流域面积6331平方千米,汾河不仅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孕育了两岸的文明和生态环境,河畔风光旖旎,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

(二)人文景观

太原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纯阳宫是一座道教宫观,它始建于宋末元初,宫内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红墙绿瓦,飞檐斗拱,极具特色。宫内收藏了大量的道教文物和艺术品,对于研究道教文化和中国古代艺术有着重要的价值。崇善寺初建于唐,原名白马寺,后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寺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佛教经典和文物,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特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

山西大学堂旧址见证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它创办于1902年,是中国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与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一道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旧址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既有中式建筑的古朴典雅,又有西式建筑的庄重严谨,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学子们求学的热情和追求知识的渴望 。

晋祠更是太原乃至山西的文化名片之一。它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也是晋国宗祠。晋祠内的建筑、雕塑、壁画、碑刻等历史文化遗产众多,圣母殿中的宋代彩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生动地展现了宋代的雕塑艺术水平;鱼沼飞梁是中国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十字形桥梁,造型独特,建筑工艺精湛;难老泉是晋祠“三绝”之一,泉水常年流淌,清澈见底,水温恒定,滋养着一方土地 。

除了这些,太原还有众多的历史遗址,它们或隐藏在城市的角落,或矗立在郊野之中,每一处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和发现。

三、独特的风情:民俗与味道

(一)民俗风情

太原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在传统节日里,太原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春节期间,除了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传统习俗外,还会有热闹的社火表演。社火表演形式多样,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背棍、铁棍等。舞龙舞狮时,表演者们动作矫健,将龙和狮子的形态展现得活灵活现,寓意着吉祥如意、风调雨顺;踩高跷的表演者们踩着高高的木棍,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让人惊叹不已;跑旱船的演员们坐在装饰成船形的道具里,模仿着划船的动作,仿佛在水面上飘荡;背棍、铁棍则是将孩童装扮成各种戏曲人物,固定在特制的架子上,由大人背着或抬着游行,造型奇特,色彩鲜艳 。

在民间艺术方面,太原的风火流星、莲花落等独具特色。风火流星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杂技表演,表演者手持一根绳子,两端系着盛有燃烧木炭的铁丝笼,通过快速舞动绳子,使铁丝笼快速旋转,形成一道道绚丽的火光,在夜空中闪烁飞舞,十分壮观。莲花落则是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者通常手持竹板,边打边唱,歌词内容多为民间故事、传说、生活琐事等,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深受百姓喜爱 。

(二)特色味道

太原的美食独具风味,让无数食客流连忘返。头脑是太原特有的一种传统美食,是由羊肉、山药、藕、黄芪等食材熬制而成的糊状食物,营养丰富,具有滋补身体的功效。它通常搭配着腌韭菜食用,口感醇厚,味道独特,一般在早上食用,为人们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过油肉也是太原的一道经典菜肴,以精选的猪肉为主料,搭配木耳、玉兰片等食材,经过上浆、滑油、炒制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成菜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是太原人餐桌上的常客 。

此外,太原的面食文化也十分发达。刀削面是太原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