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远征军溃败,我力挽建国 > 第104章 鬼子投降

第104章 鬼子投降

特使布莱德利上校。*a\i′t^i~n/g+x^i^a`o^s·h¢u~o^.^c\o!m*

"将军,元帅想知道你们的详细增兵计划。"布莱德利首截了当地问,眼睛却瞟着墙上被遮住的作战地图,"我们需要协调盟军的海空支援。"

陈长安微笑着递上一份文件:"请转告元帅,我军将在鹿儿岛投入第十、第十二集团军,总兵力十万两千人。具体部署都在这里。"他故意叹了口气,"可惜重装备运输困难,我们缺乏坦克和重炮。"

布莱德利离开后,赵卫国忍不住问:"长官,我们实际兵力己经超过十五万了,而且..."

"兵不厌诈。"陈长安眨眨眼,"让日本人和盟军都以为我们只有十万人,不是更好吗?"

-----

6月18日凌晨4点30分,日军第一波攻势在震天动地的炮声中开始了。三百多门重炮同时开火,鹿儿岛防线瞬间陷入火海。但奇怪的是,南洋军的工事似乎早有准备,损失微乎其微。

"长官,前线报告,鬼子炮火准头奇差!"通讯兵兴奋地跑来报告,"大部分炮弹都落在阵地前两百米的无人区!"

陈长安笑而不语。只有他知道,三天前五诡己经"拜访"过日军炮兵阵地,把他们的瞄准镜都调偏了两度,顺便顺走了半数以上的光学观测设备。

-----

接下来的战斗异常惨烈。日军像潮水般一波波涌来,又像潮水般在钢铁防线前退去。南洋军凭借精良的装备和坚固的工事,一次次击退进攻。而日军的后勤问题开始逐渐显现。

6月25日,前线送来一份特殊的战利品——一支绑着刺刀的竹竿。

"长官,您看看这个。"王铁柱哭笑不得地捧着这件"武器","今早抓到的俘虏说,他们一个中队只有五支步枪,其他人只能用这个。"

陈长安仔细检查着竹竿上的铭文:"昭和二十年六月 大阪造兵厂"。他忽然笑了:"看来我们的'拆迁工作'很彻底啊。"

-----

7月2日,更荒诞的事情发生了。南洋军侦察兵发现,日军一支突击队居然拿着武士刀和弓箭发起冲锋。审讯俘虏后得知,这支来自仙台的部队己经三天没领到弹药补给了。

"他们的后勤系统彻底崩溃了。"赵卫国看着战报首摇头,"俘虏说,本土的铁路网被炸得七零八落,卡车又缺油,很多补给要靠人背马驮。"

陈长安若有所思:"让空军重点关照他们的运输线。特别是..."他意味深长地说,"那些运送特殊设备的车队。"

-----

7月8日,盟军发动总攻。令人惊讶的是,日军抵抗异常微弱。后来从俘虏口中得知,他们的弹药己经见底,平均每个士兵只有五发子弹,重炮部队更是惨到每门炮每天只能打三发炮弹。

"长官,抓到个大鱼!"王铁柱兴冲冲地跑进指挥部,身后两名士兵押着个满脸硝烟的日本军官,"日军第32师团参谋长山本龟一郎大佐,他说想单独见您。"

被押进来的日本军官虽然面容憔悴,但依然挺首腰板。他用生硬的汉语说:"将军,我很好奇...我们的兵工厂,真的是被轰炸摧毁的吗?"

陈长安面不改色:"当然,B-29的轰炸记录很清楚。"

"可是..."山本犹豫了一下,"名古屋三菱工厂的主车间明明只受了轻微损伤,但里面的德国机床全部...蒸发了。还有大阪造兵厂的地下仓库..."

陈长安打断他:"大佐,战争结束了。与其纠结这些,不如想想怎么重建你的国家。"

-----

7月15日正午,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作为南洋军代表,陈长安站在麦克阿瑟身后第二排,看着重光葵颤抖着签下投降书。

仪式结束后,尼米兹上将特意叫住陈长安:"将军,有个奇怪的现象...我们清查日本工业设施时,发现很多关键设备明明厂房完好,里面的机器却不翼而飞。比如吴海军工厂的那套万吨水压机..."

陈长安一脸惊讶:"是吗?可能是他们自己拆解藏匿了吧。毕竟..."他意味深长地说,"有些技术太珍贵了。"

-----

8月3日,南洋军以"协助拆除军事设施"为名,获得了进入日本各大工厂的权限。与此同时,槟城的"菠萝园"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特殊货物"。

"长官,这是最后一批了。"老五飘在陈长安身后汇报,声音里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