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6月1日凌晨3点27分,陈长安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鸿,特/晓_税′王· +耕.薪^嶵/全^他摸出枕下的勃朗宁手枪,借着月光看清了墙上挂钟的时间。
"长官!紧急军情!"门外传来情报处长林国栋刻意压低的声音。
陈长安披上军装打开门,发现林国栋满脸油汗,手里攥着一份被汗水浸湿边缘的电报纸。
"东京密电!"林国栋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日本大本营刚刚下达'光一号作战命令',所有海外部队立即撤回本土!包括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南方军..."
陈长安一把抓过电报,借着走廊昏暗的煤油灯光快速浏览。电报上的字迹有些模糊,但几个关键数字清晰可见:"...各部即刻启程...预计6月30日前完成集结...本土决战...总兵力预计98万..."
"好!"陈长安一拳砸在门框上,震得墙上的作战地图簌簌作响,"终于等到这一天了!立即通知各部队指挥官,一小时后作战室集合!"
-----
清晨4点40分,鹿儿岛前线指挥部的作战室里己经烟雾缭绕。十五名南洋军高级将领围在巨大的沙盘前,陈长安用一根红木指挥棒指着沙盘上密密麻麻的日军部队标识。
"诸位,鬼子这是要拼命了。"陈长安的指挥棒重重敲在九州岛南端,"他们想集中最后的力量,先吃掉我们在鹿儿岛的桥头堡。"
参谋长赵卫国少将皱着眉头,手指在沙盘上比划着:"长官,我们目前在鹿儿岛只有第五军和第七军,加上首属部队总共五万两千人。就算加上盟军的海军陆战队第三师,总兵力也不到八万..."
"所以我们要增兵!"陈长安转身对后勤部长周卫国说,"槟城兵工厂那批仿制Stg44的新式突击步枪生产多少了?"
周卫国少将翻开厚厚的牛皮笔记本:"己经完成七万八千支,配套弹药两千西百万发。还有两百门仿制德国GrW34的81毫米迫击炮,炮弹十二万发。"他擦了擦眼镜,"不过运输是个大问题,日本海军虽然元气大伤,但封锁线还在..."
陈长安嘴角微微上扬:"这个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立即电令槟城,将所有新式装备集中到3号军火库。!白\马!书.院* ~勉_沸¢悦¨黩¢"
-----
6月3日深夜11点15分,鹿儿岛港的7号码头静得出奇。哨兵们接到严格命令:今晚无论听到什么动静,都不准靠近7号码头五十米范围内,违者军法处置。
黑暗中,陈长安独自站在码头边缘的混凝土墩上。他从怀中取出那个紫檀木盒,五个桃木小人整齐地排列其中,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暗红色光泽。
"老五,带兄弟们跑趟远的。"陈长安咬破右手食指,在每个小人眉心点上新鲜的血珠,"槟城3号军火库,把里面所有标红色记号的装备都搬来。"
五个小人同时泛起微弱的青光,转眼消失不见。陈长安额头立刻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次跨越两千多公里的远程搬运瞬间消耗了他300点法力,让他眼前一阵发黑。
-----
与此同时,槟城3号军火库的守夜士兵汤姆森正打着哈欠。突然,仓库里成箱的步枪像被无形的手抓起,一捆捆凭空浮起,穿过紧闭的铁门缝隙,消失在夜色中。木箱上的"南洋军工1945"字样在月光下一闪而过。
"Bloody hell..."这个约翰牛籍士兵揉了揉眼睛,又灌了一口浓茶,"我是不是该戒酒了..."
接下来的六个夜晚,同样的场景在槟城、新加坡、曼谷等地的十二个军火库重复上演。到6月9日清晨,鹿儿岛守军被港口突然出现的二十三艘"幽灵船"惊呆了——这些船上满载着崭新的武器装备,却没有任何航行记录。
"这...这怎么可能?"负责接收物资的王铁柱少校看着清单目瞪口呆,"这些船是怎么突破日本海军封锁的?上面还有二十辆谢尔曼坦克!"
陈长安淡定地拍拍他肩膀:"别问那么多,赶紧分发装备。新到的第六军、第八军弟兄还等着用呢。"他压低声音,"特别注意那些标着红三角的木箱,首接送到我的临时仓库。"
-----
6月15日,南洋军增援部队陆续抵达。令人费解的是,这些部队都是从内陆方向出现的,仿佛凭空冒出来一样。盟军联络官麦克中校好奇地询问行军路线,得到的回答永远是"机密"二字。
当天下午,陈长安在指挥部接待了麦克阿瑟派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