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会一直在他们那里,才安心下来。
大概的内心想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朴实的他们认为落在这里,就是他们这里的人了,有什么问题也好沟通和找人负责。
也算是阴差阳错的,解决掉了这个隐患问题。
“……”
我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要是这位前辈知道我靠着这样的方式,把人心收拢住了。
不知道会不会惊讶地瞪大眼睛,表示“这也可以?”的惊讶。
然后关于科研的认知差异,我和这位差异也很大。
比如陈教授,陈老师就在办公室里,跟我这样开过玩笑。
说这位当年总说:“要让材料自己长在土里。”
现在我这样用3d打印制备材料模具……
要是这位还健在,说不定会跟我争三天三夜的事情。
“……”
不过不管怎么变,我们的初心都是一致的,也不会有很大的本质上矛盾存在。
“……不过,虽然苜蓿成活率只有12%,但是在材料吸附铅离子量,却达到了1.2mmol/kg土。”
“这不也证明低生物量+高净化效率的可行性吗?”
过去需要用橡皮泥捏模具,而现在则可以用金属粉末打印,效率提升几百倍。
但核心问题,如何让材料与土壤共生这点,却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