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一位女老师更是露出感激之色,因为林雪萍精准地点出了她某个关键实验演示环节的步骤冗余问题,并给出了清晰高效的优化方案。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次课结束都能发现新的可以精进之处。”林雪萍最后总结道,脸上带着鼓励的微笑,“关键是持续反思、实践,并勇于创新。你们今天的表现,起点都很高。”一番点评,既中肯又鼓舞人心,让略显紧张的氛围彻底舒缓下来。
散场后,年轻老师们一一向她致谢离去。林雪萍终于松了口气,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几口,感到喉咙有些干涩。忙碌的一天加上近两个小时的细致观摩和点评,着实消耗精力。
窗外,天色已深。她整理着桌上的听课记录本和学生最近刚交上来的一摞关于神经递质调节的探究性实验报告,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家,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了。
是江明华。他倚在门框边,没有立刻进来打扰,目光带着询问,嘴角挂着温和的笑意,手里还拎着一个打包好的餐盒袋,隐约有食物的香气飘出。
“结束了?”他轻声问,目光扫过她略显疲惫却依然清澈的眉眼。
“嗯,刚结束。”林雪萍看到他,脸上自然地浮现出放松和喜悦,仿佛拂去了一身尘埃,“又麻烦你跑一趟。”她没有用“林老师”的称呼,在这个独处时刻,她只是林雪萍。
江明华这才走进来,很自然地走到她的办公桌旁,将手里的东西放下:“路过‘暖时记’,看到新出的砂锅粥不错,给你打包了鱼片虾仁粥,还有份你喜欢的豉汁凤爪。”他边说边打开餐盒盖,热气腾腾、鲜香扑鼻的粥香立刻弥漫开来,“怕系里组织的晚餐太官方,你吃不自在也吃不好。”
细微之处见关怀。他总是这样,能体贴入微地顾及她的每一分感受和需求。林雪萍的心如同被温热的潮汐包裹,温暖且饱胀。“你还记着这个。”她指的是他留意到她不太习惯参加那种气氛略显拘谨的官方聚餐,“谢谢。”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林雪萍也顾不得形象,用勺子小口舀着鲜滑的粥送入口中,滚烫的温度和丰腴的滋味瞬间填补了身体的空虚,也让紧绷的神经舒缓下来。“今天这几个新同事底子真不错,后生可畏。”她一边吃,一边和江明华分享下午的见闻。
江明华拉过椅子坐在她旁边,静静听着。偶尔在她需要拿纸巾或描述某个细节而短暂停顿粥勺时,会很自然地将手边的纸巾盒推近一点。他的目光落在她因满足而微微眯起的眼睛和沾了点粥晶亮的唇瓣上,专注而温柔。
“韵华呢?今天没跟着你?”林雪萍咽下一口粥,忽然想起。这个时间点,通常是兄弟俩一起出现。
“跟小许同学去攻克‘宇宙级’海报难题了。”江明华笑道,把下午在工作室和后来接到弟弟信息的事情简单说了说,着重描绘了一下许清瑶临时起意要加“灵魂场景”以及江韵华被她调动起来的投入状态,“你是没看到韵华冲出去那个速度……啧。他跟清瑶那丫头在一块儿,是越来越活泛了。下午我还在工作室被他揪着问建筑结构问题呢,现在转头就去给艺术家总监当技术支持了。挺好,年轻人就是该多折腾,不同维度都试试。”
林雪萍听着,眼中也盈满笑意。“他们两个确实挺互补的。清瑶想法天马行空,有股冲劲儿;韵华踏实又灵活,能把她那些异想天开的东西落地。一起准备比赛这几个月,互相影响都挺大的。”她想起偶尔在校园里看到他们一起讨论问题的样子,“韵华以前会觉得有些‘没用’的美感追求现在也在意了;清瑶为了把想法说清楚给韵华听,表述也变得更条理更有逻辑性。共同成长,大概就是这样吧。”
“共同成长……”江明华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字,若有所思,目光更深地望向林雪萍。灯火下,她柔和的侧脸线条仿佛也被镀上了一层暖光。
办公室里一片温馨的寂静,只有她小口喝粥和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江明华靠在椅背上,静静地注视着她。时间仿佛慢了下来,空气中流淌着一种无需言语的、沉静如水的信任和依恋。他能清晰地看到她眼中因工作而留存的一丝倦色,也捕捉到她此刻被食物、被陪伴所抚慰的松弛。这种无言相伴的每一个平凡日常,都像是细沙,温柔地填满着名为“相守”的沙漏。
林雪萍吃完最后一口粥,放下勺子,满足地轻轻喟叹一声,身体似乎也跟着松弛下来,更软地靠向椅背。
“饱了?”江明华问,眼底的笑意更深。
“嗯。”林雪萍点点头,眼神温润地看着他,“感觉很幸福。”
简单的话语,没有任何修饰。江明华的心却被狠狠触动了一下。他伸出手,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