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秋光偷渡韶华 > 第283章 共同成长的轨迹

第283章 共同成长的轨迹

总感觉哪里不对……冲击力够了,但是……深度和思考感差了一点……”像是一个挑剔的工匠在审视自己的得意作品,寻找着那一点点不易察觉的瑕疵。

江韵华气喘吁吁地赶到时,看到的就是这副场景。他走到她身边,学着她的样子歪头打量,试探着问:“许总监,小人来报到。请问这次是哪个星球级别的改造计划?”

许清瑶没理会他的贫嘴,猛地停下脚步,指着能量带下方的空白区域:“就是这里!你看,这么重要的一块视觉锚点区域,我们只放了技术参数的文字说明,太干巴了,像个说明书目录!缺少灵魂!”她的小脸因为激动和不满而微微泛红,眼睛却亮得惊人,“我要加点东西,让人一看就能感受到科技的温度,和它改变生活的可能性!”

江韵华顺着她的手指看去,那里现在确实只有几行精心排版的文字和数据图表,显得理性有余而感染力不足。

“灵魂……具体指?”他认真请教总监大人的意图。

许清瑶深吸一口气,胸中似乎有无数的构想在翻腾:“比如,能不能用几个极小但极具生活质感的剪影场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孩子通过辅助器械够到了树上的风筝碎片;一个老爷爷戴着智能眼镜,屏幕上正显示着他和远方孙子的虚拟合照;一个研究员在实验室暖光灯下,看着培养皿里的植物正在顽强生长……不是大场面,是小切口,有温度的小瞬间!把它们非常精妙地融入能量带的转折点,像是能量最终流向的地方……”她一边描述,一边用手在空气中勾勒,指尖仿佛跳跃着灵感的光芒。~卡+卡*小¢说*网_ !更,新\最_全?

江韵华听得入了神。她描述的这些画面,精准地击中了他的神经。技术是冰冷的,但技术最终服务的对象是人,是生活最细微处的需求和感动。这就是他一直试图捕捉但未能完美表达的东西。

“有道理!”他立刻放下包,掏出自己的速写本和电子笔,“你描述得太好了。这样的场景,需要非常精致简约又有代表性的剪影构图,而且必须和现有的科技感背景融合得天衣无缝……”他开始在速写本上飞快地勾勒草图,尝试着将许清瑶脑海里那些温暖的片段视觉化。

许清瑶凑近过来,几乎半个身子靠在了江韵华的手臂旁,目光紧紧盯着他的笔尖,指点着:“对!对!这个风筝的线可以和能量带的光束结合在一起……那个虚拟合照的屏幕形状能不能用个不规则几何体的边缘?哦!这里,老人握眼镜的手势,能不能设计成一个和旁边机械臂正在修复文物动作的镜像呼应?就那种‘过去与未来’的……”

两人头碰头,肩膀抵着肩膀,完全沉浸在创造的世界里。阳光从高高的窗户斜照进来,在他沾了铅笔灰的手指和她柔顺的发丝上跳跃。空气中只剩下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以及两人为某个细节点极快切换的低语讨论、争论乃至达成共识后的短促轻笑。他们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能量场,相互激发,相互弥补。许清瑶天马行空的想法在江韵华的技术支撑和空间构型能力下逐渐落地;而江韵华缜密、偏理性的思路也被许清瑶极具共情力的想象持续点燃和拓展,跳脱出纯粹参数的桎梏,触摸到了更温暖人心的表达边界。

偶尔,当他们的争论达到某个小小的白热化点时(比如许清瑶坚持某个人物剪影的头发丝弧度必须再飘逸0.5毫米),江韵华会被气得想挠头,而许清瑶则会梗着小脖子瞪他。但下一秒,当江韵华尝试了她那个细微到变态的要求,发现视觉效果果然因那一点点变化而更为灵动时,他又会忍不住笑着吐槽:“许清瑶,你真的有强迫症晚期……但不得不说,这该死的艺术直觉真准。” 许清瑶则会回以一个“那当然”的得意小眼神。

在一次次微小的“碰撞—理解—妥协—创造”的循环里,一种超越普通伙伴关系的深度默契在悄然生长,如藤蔓缠绕。这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的合作,更是彼此精神版图上相互的发现、塑造和欣赏。青春的荷尔蒙在这种纯粹的、并肩前行的思维碰撞中,发酵出更醇厚、更深沉的味道。

当夕阳的金辉渐渐转为更为柔和的暖橙色,覆盖上他们尚未完成但已焕然一新的草图时,办公室里的教学观摩活动也接近尾声。

高三生物组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几位刚结束教学展示的年轻老师还带着兴奋和忐忑,围在林雪萍等几位资深教师身边,等待点评和建议。林雪萍的声音温和平缓,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几位新教师在课堂节奏掌控、核心概念可视化以及引导高阶思维方面可以改进的环节。她没有过多的理论铺陈,结合着刚才课堂上的具体实例娓娓道来,听得年轻老师们频频点头,认真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