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高考落榜后:我手搓热气球空降白宫 > 第115章 突破

第115章 突破

卫星城发射中心的材料实验室里,深夜的灯光漫过实验台,在许阳和林素月之间投下交叠的影子。*3~8\看.书\网· ¨免!费^阅\读¨

实验台上摊着火箭固体燃料的配方表,硝酸酯增塑聚醚的分子结构模型在灯光下泛着透明的光,像两颗悬在半空的水晶。

“许阳,你看这里!”林素月的笔尖点在“燃速调节剂”一栏,指尖不经意擦过许阳的手背,两人都顿了顿,又若无其事地移开目光。

她的声音比平时轻了些,道:“加入0.5%的超细铝粉,燃速能提升12%,但稳定性会下降——这和你之前给的核聚变材料稳定性数据,是不是有点像?”

许阳没说话,先往烧杯里舀了一勺高氯酸铵,粉末簌簌落在刻度线上。

“不一样!”他低头看着粉末在灯光下扬起的微尘,继续道:“火箭燃料要的是瞬时爆发力,核聚变材料求的是长期稳定,但晶界结构的优化思路可以通用。”

他从抽屉里拿出电子显微镜的切片,接着道:“你看这铝粉的粒径分布,按《龙跃》那篇《纳米颗粒的表面能效应》调整后,活性提高了8%。”

林素月凑近看切片,发间的茉莉香混着实验室里淡淡的酒精味,轻轻拂过许阳的鼻尖。她的睫毛很长,在镜片后忽闪了两下:

“那我们试试把铝粉和硼粉按3:1混合?硼的热值比铝高,就是点火温度有点棘手。”

“用激光点火系统。”许阳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龙骧号”引擎的点火装置图纸,“把点火能量集中在0.1毫秒内释放,温度能瞬间突破硼的燃点。”

他的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不小心碰到林素月放在桌边的手,两人同时缩回,却都忍不住笑了——像学生时代做实验时的小插曲。

凌晨三点,实验台的烧杯里终于冒出稳定的橙红色火焰。

燃料燃烧效率测试显示:92%。比设计值高出2个百分点。

林素月激动地拍了下手,却不小心碰倒了旁边的咖啡杯,褐色的液体在桌面上漫开,正好在配方表上圈出“许阳方案”四个字。·x_x*n′y!d+..c^o\m¢

“别动。”

许阳抽过纸巾,却没先擦桌子,而是轻轻擦去她手背上沾到的咖啡渍。

林素月的脸颊突然红了,低头假装整理图纸,却听见他说道:“明天去试车台,带这个配方做热试车——我赌它能撑过180秒的额定燃烧时间。”

“赌什么?”她抬头问,眼里闪着光。

“赌你上次说的那家西昌老字号米粉,输的人请客。”

许阳的嘴角难得扬起一抹浅淡的笑意,灯光在他眼里投下细碎的光斑。

窗外的月光漫进实验室,落在两人并肩的背影上。

固体燃料的配方还在完善,火箭的轰鸣还在远方,但此刻,烧杯里跳动的火焰、图纸上交错的笔迹、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茉莉香,都让这条艰难的科研之路,多了些温柔的暖意。

……

卫星城发射中心的热试车控制室里,屏幕上的推力曲线突然剧烈波动——长征九号的发动机在试车第120秒时,喷管温度飙升到2800℃,超出安全阈值150℃,警报声尖锐刺耳。

林素月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红色数字,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冷却系统跟不上!按这个趋势,最多30秒就会烧蚀!”

她身后的工程师们急得团团转,有人已经开始记录故障数据,准备终止试车。

“把第三组冷却管道的流量提升20%,同时降低氧化剂的喷射压力0.5兆帕。”

许阳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他刚从核聚变材料实验室赶过来,手里还攥着未看完的测试报告。

林素月一愣,良久才道:“这样会导致燃烧不稳定的!氧化剂压力降低,燃速会……”

“相信我。”

许阳走到控制台前,指尖直接点在调节旋钮上,跟着道:

“第三组管道的位置正好对应喷管热集中区,提升流量能精准降温;而降低氧化剂压力0.5兆帕,配合我们新换的纳米铝粉燃料,燃速反而会更稳定。\优`品.小\说′网. ?首.发*”

工程师们半信半疑地照做。

下一秒,屏幕上的温度曲线突然回落,稳稳停在2600℃的安全区间;推力曲线则像被熨平了一样,平直地延伸着。

当试车时间走到180秒的额定点时,发动机仍在稳定运行,各项参数完美得像教科书案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