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唐宫奇案之失六骏 > 第二十章 两道诏敕

第二十章 两道诏敕

第二十章两道诏敕

乍一听天皇居然在痛骂太子李弘,婉儿大吃一惊,心突突乱跳。.l+a^n¨l_a?n-w-x¢..c~o?m¨

她完全不知道是为什么事,勉强按捺着听下去,皇帝口风一转,又开始埋怨妻子:

“这几年无量奴监国处置庶务,跟你有很多意见不合,我有时候也偏向着他一点。他是太子啊……需得慢慢立权威。可他毕竟太年轻,没经验,耳根子又软,一味宽赦。再怎么说,他是你亲生的儿子,你看着不对,就该训导他嘛!”

武后笑着回道:“儿大不由娘。我这老太婆,帮大家读了这些年奏状,代拟批敕画日,已经惹得朝野议论纷纷,什么奇谈怪论都出来了。如今太子能拿得起政务,妾正乐得清闲呢。东宫僚属齐全,有那么些旧臣大儒辅佐太子,还不够用?何必我多嘴?”

“唉,话不是这么说。姬温权善才他们,还有那个狄仁杰,要只是当殿顶撞我,面刺寡人,也就罢了。先帝当年教导过我多少次,要包容谏诤、善待谏臣……可他们犯的是什么罪?荼毒昭陵,得罪先帝,神明示警,天下惊动!无量奴一笔勾掉,饶过不杀,置我大唐宗庙社稷于何地?东宫诸臣一味袒护同僚,沽名钓誉……”

皇帝说得激动起来,气喘嘘嘘,又开始咳嗽。武后拍抚丈夫后背,帮他顺气。大唐天子一语决断:

“不行,得把那几个人加回名录里,秋决一并处斩!媚娘,你还得写书教训责骂无量奴,他……太妄为了,只顾收揽人心,没轻没重……”

“大家别心急,一切按主上意思办就是。”天后忙着安慰,“妾这就着人给长安写书拟稿,教训太子一顿,让他知错谢罪……”

一边说着话,那双凤目转向婉儿,竟现出几分嘲讽意味。

天皇骂得累了,向后仰倒在枕上,不再出声。武后便起身,带了婉儿出阁,问她:“你听明白了?”

婉儿猜度着,似乎是太子抹掉了秋决犯人名录上的姬温等人,惹得天皇发怒。这事不复杂,武后三言两语就交代清楚,又向宫人吩咐一声“去内书省”,便有宫人前行开道撩帷打帘。

武后带着婉儿走进紧邻寝阁的一处斗室,室内布局和婉儿昨晚度夜的存档所有些相似,地方不大,挤着放了好几套书案坐席和高架橱柜,到处堆叠满纸卷、书帙、笔墨、砚盂,墨香之浓重,直追天子寝阁里的药香。

不用人多说,婉儿也知道这里就是武皇后身边侍书女官替她看阅奏状、草拟文诰的地方。武后指住室内最大的一张书案:

“你就在这里起稿,给太子的诏敕,快着些别磨蹭。”

几位伏地拜迎的女官,都抬头看了婉儿一眼,神色惊异。她们当中还有两个是光头僧袍的年轻尼姑。婉儿看那书案上笔涸砚干收拾得空荡,象是有阵子没人使用了,心下猜度这是“河东夫人”薛尼生前的位子。!k\u?a`i+d+u·x?s?./n·e′t~

看室中的布置,薛尼当是这里总掌文翰的女官。所有文书送交天后之前,都要由她过目修改过。婉儿不敢妄想将来自己也能做到那一步,先把眼前的难关过去再说吧。

天后站着口授几句责备儿子的主要内容,丢下她就走,匆匆赶回皇帝身边。婉儿跪坐到案前,援笔磨墨开纸书写。

为这次太子擅自删改秋决名录,二圣十分不满,话也说得很重。婉儿猜度着天后心理,仿拟母亲的口气给儿子写信,什么“吾亲爱之,汝疏憎之;汝所为每与吾违,其可久乎”,什么“父母于子,虽肝肠腐乱,为其掩蔽,不欲使人闻其罪”,什么“母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最后连“祸福无门,吉凶由己,惟人所召,岂徒言哉”都写进去了。

一面作文,一面想象太子弘捧读此书的模样,她很是酸楚不忍。严格说来,她与储君尚无肌肤之亲,一切还可挽回,但婉儿不这么想。

那一夜,她与皇太子灯下相对,漫淡疏语,李弘待她是温和仁善的。她知道太子雍王兄弟定计收揽她来对付武后,太子的举动有其用意,但他眸中透出的同情怜惜,却非伪装。

为那暗夜孤灯般的一点点怜惜,婉儿自认,从此之后她是太子的人。

武后肯定也是这么想的,否则,为什么特地指定她来写这封责骂太子的书稿?

在箕砚里蘸一蘸墨,婉儿捺下纸上“欤”字的最后一笔,轻轻吁出一口长气,收卷书状。她想让其他女官给自己看看文章写得是否合适,抬起头,却见人人都在躲避她的目光,专心低头写字读书,室内安静得近乎死寂。

这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