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唐宫奇案之失六骏 > 第十九章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第十九章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在中间末尾。”

全诗首句?婉儿呆了一呆,福至心灵,居然及时记了起来:

“是,天后圣明。那是魏文帝的《善哉行》一首: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语声戛然而止,寒意自婉儿心底升起。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这两句,魏文帝曹丕诗句中用来形容美女,并非贬意。但语意演化到近代,这两句几乎已经只用来指斥女子虚伪狠毒、以色惑主。婉儿一时没多想,说了出来。但愿武后联系上两句,只以为婉儿是在自贬自骂,可……不要再想多了。

“魏文帝的诗赋,你也很熟嘛。”武后饶有兴趣的样子,“他的为人家世,手足亲眷,想必你母亲也给你讲过故事听?”

曹植的七步诗么?还是洛神赋?总之是手足相残,或者父子兄弟同争一女什么的传闻……婉儿觉得自己蠢透了,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提起魏文帝?

“天后圣明。《善哉行》是乐府旧调,汉末流行于民间,曹魏王室数代,皆擅长此辞曲,并有诗歌传世。?8\8`d,u^s_h*u+w+a`n\g~._c,o.m!魏武词云: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陈思王云: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欢日尚少,戚日苦多。以何忘忧,弹筝酒歌……”

回禀到后来,她脑中乱作一团,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只是机械地复述背熟了的诗句。隐约还知道自己努力挑选了那些比较“中正平和摒弃忧愤”的诗句来背诵,但这样的应对,驴唇不对马嘴,估计会惹怒可怕的武皇后吧……

天后倒没发怒,只是倚坐在榻上,悠闲看着跪在地下的小宫婢结结巴巴、辞不达意、满脸火烫,最后闭上嘴伏地发抖。殿室中有时间不短的静默,婉儿浑身瘫软,闭目静待死期。

“你啊……书呆子一个。”天后声音轻微,“跟你祖父一样。”

是的,她死期到了。婉儿当然知道自己祖父因何罹祸,还拖累了全家满门和无数亲友同僚……上官仪就是个书呆子,太过于相信“主上圣明”的书呆子。

“你这读书写文章的本事,是你母亲教的吗?”天后又问。婉儿勉强应声,天后便又说:“你想过没有,令堂的才学阅历,比你强多了。我既身边缺人拟稿,为什么不直接调她来应这差?”

婉儿还真没想过。她就想象不出母亲和武后二者同处一室的情形,仇恨……太深了。

脑后有气息拂过,天后的声音近了很多:

“婉儿,你想知道你母亲如今在哪里吗?”

“是!”婉儿猛地抬头,“求天后明示!我母女俩只要能再见一面,哪怕死在一起,也感天后深恩大德!来世必结草衔——”

“你两个不能见面。”武后打断她,语调不容置疑,“你母亲还活着,我只能告诉你这句话。老实听话,我有一篇大文章要你来写,若写得好,我可以让你写一封书信给令堂。”

婉儿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闭上嘴,却忍不住泪水滚滚而下。

“又害怕,又含恨,又想报仇,又想活下去,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想干什么。”天后居然笑了,“你倒让我想起我刚入宫的时候……差不多也是你这般岁数呢。”

“婢子……怎能与天后相提并论……”

“当然不能。”武皇后顺理成章下断语,“我比你美貌伶俐多了。”

“……”婉儿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奏这话,痴怔着抬头望一眼,天后正以看待新鲜有趣玩具的神色打量她:

“听雍王说,你也随同周国公和郭尚仪去了昭陵?经历不少?讲来听听。”

李贤夫妻此前叮嘱婉儿,尽量少提自己过去经历,但如果天后问起来,万不可说谎。在他们口中,武后宫中朝野不知布了多少密探,天底下就没有她不知道的事——当然,侍奉东宫那一夜除外,那件事是“提及必死”的。

颤抖着声音,婉儿向天后讲了自己在昭陵及豳州所见所闻。她知道这样如实陈述,太象告武敏之等人的御状,而武敏之的最大靠山正是眼前这位国母……但她也没办法,只能措辞尽量宛转些,不去揣测武敏之的想法,也不提他一些太出格的言行。

武后靠在坐床上,以手支颐,安静听完,倒没什么怒色,只长长叹息一声,倦意入骨:

“敏之年轻浮躁,办差没章法,天皇和我都是知道的,但要说他会下毒杀人……你信吗,婉儿?说实话。”

婉儿摇摇头,并无犹豫。她从一开始就觉得这种害人手法不象武敏之的作派,跟阿浪也说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