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唐宫奇案之失六骏 > 第十二章 风惊入鬓蝉

第十二章 风惊入鬓蝉

子夫妇、雍王和我,也都担着天大干系。”房妃缓缓说着,声音飘忽渺远,“你的一生前程,你母亲的生死荣辱,你们上官家能否平反翻案,你祖父千秋声名如何,全在此一举……不要辜负大王的苦心。”

婉儿忽然懂了。

李贤还是要安排她接替河东夫人,成为武皇后身边的侍书宫婢。那将是她未来不知多少年里要用以示人的身份。但在那之前,他要婉儿成为“太子的女人”。

身心俱属,板上钉钉,无可更改。

“天后的为人,你家的获罪因由,你自己都清楚,不用我多嘴。”房妃还在絮絮低语,“当今太子,虽然也是长于深宫,但幼从明师,刻苦读书,深识礼义,必能成为我大唐的一代明主。你的文才人品,雍王极赏识,送你入东宫,将来……等太子正位,你也是有功之臣,至少会封你为四妃之一。你祖父的陈年冤案,你母亲的养老,都有盼头了呢……”

这些话不是劝说,不是商量,只是缓和情绪的安抚。事情决定得太突然太急切,房妃努力把丈夫交她办的任务顺利做好——如此而已。

婉儿就在房妃心腹侍婢的拥围下进了浴堂,木然解衣卸裙,滑入大浴盆。温热浴汤香气氤氲,泡得人筋酥骨软,她被扶持起来后,依然一身异香。

侍婢们按王妃的吩咐,为她换上里外一新的内衫裙帔,衣料轻软细密,是她活了十三年从未穿过的上等专贡绫绢。又来了两个侍娘,看衣着打扮听说话口气,是常年在宫中出入的,对她耳提面命半日,教导入宫后的礼仪言语,各种不可触犯的禁忌等等。

这么一顿折腾下来,已近黄昏。婉儿被架扶出去,又经房妃亲眼验过一遍,点了头,两个侍娘扶她出后院,三人一起坐入一辆宽大但装饰不起眼的牛车,严严实实放下四面帷帘。

牛车前后也应该有护送导骑,但婉儿什么都看不见,只能听到声音动静。一行车马启程没多久,夜禁鼓擂响了。他们是向着鼓声传来的方向行去,那目的地当是承天门——或其下的天街。

东宫大门嘉福门,正在天街上。

婉儿一路都没露面。车过宫门时,侍娘之一探出了脸去,婉儿听到她低声向车外不知什么人说“雍王”如何如何。帘帷随即放下,没人再问,这辆牛车一直摇晃行到了幽长曲折的深宫内,单调寂寞的节奏,很容易让人半路睡着。

如果能直接睡死过去,再也不用醒,那该多好。

牛车停下,车帘掀起,几个人影提着一盏光亮微弱的灯笼,引导她下车,步上一座殿门台阶。

坐在室内屏风前等着她的,却不是太子李弘……是个年轻少妇,看衣饰当是东宫的主事女官,或太子姬妾。

婉儿的膝腿本来就软得没一丝力气,慌慌张张伏地行礼,却忘了雍王妃命侍婢给她挽起一个入时的松散高髻,又插戴了不少宝钿珠钗,这么往地上一伏一拜,叮当几声,竟有好些钗梳从她发髻上掉落下来。

钗簪一落,高髻也很难再固定住,刚被梳洗打扮半天的婉儿立时摇身变成“披发谢罪”模样。她索性就势叩首不起,口称“婢子死罪”,听天由命。

“唉……别怕。你我是一样的人。我姓钟,你叫我阿姐就好。”

钟娘子口气很温和,轻轻抬起婉儿的下颔,在灯光下仔细打量婉儿的稚气面容,又叹了口气,象是失望,又象是怜惜:

“才这么小呢……又是头一回,估计也怀不上。,6/1′k^s¨w′.`c\o′m,唉,殿下这几天本来身子不适,没什么兴致,要不是二郎力劝……也难为你了。事出仓促,估计没人仔细教导过你如何侍寝吧?”

婉儿不知该答什么,脸颊又开始发烫。钟娘子看在眼里,微微一笑:

“这没什么不好说的,一两个时辰内的事……好吧,别人也不知底细,我来吧。”

她拉起婉儿,将她带到窗下的梳妆床边,命她坐上去,自己捋袖挽帔,揭开床上十数只箱盒,先给婉儿挽好发髻、插钗别梳,又调弄胭脂水粉,轻柔地扫过少女额腮:

“殿下还在看奏状。今天他累,回来以后,应该会乐意瞧瞧艳丽提神的时世妆……你要伶俐些。殿下天性仁善温厚,不会待你粗暴,又在病中,你得看眼色主动服侍……能说几句笑话是好的,我看你这孩子老实,也不会出言无状,只怕你也害羞,他也没精神,白辜负春宵呢……”

说着说些,钟娘子竟笑起来,口角爽利毫无芥蒂,就象闺中密友一起悄悄议论别人家事似的。婉儿的心情也渐渐安定下来。

一声“好了”,婉儿睁开眼。

“啧,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