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高出半头。
前方又响起马嘶声与喝斥纠纷,那身影拨马一转,奔向东宫队伍的前行方向。秋千与阿姐的车再次停下,这回停的时间长些,不过等再启行,就没耽搁了,一直走到傍晚投驿。
官驿也早为她这一队人马收拾停当。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顿晚饭,她父亲说起路上与霍王人马的偶遇,却是很夸奖那位皇叔:
“……客气谦让极了,本来小事一桩,马惊了,这谁能料到?霍王再三致歉,又赏——送礼给我,我都不知该怎么说……哎哎,那可是高祖皇帝十四子,先帝也夸过赏过多少回的贤王,还是前朝魏相的女婿,天下人都知道呢……”
“是吗?原来霍王这么有名?”阿姐问。秋千关心的是别的:
“阿耶,他是从洛阳去长安吗?我还以为外藩王公都召集到东都了呢,准备……”
她脸一红,把“准备观礼东宫大婚”咽了回去,但全家人都笑了。母亲笑道:“真是谁的大事谁惦记——不过这问的是,别人都往洛阳走,怎么霍王倒去长安了?”
“我也问了,反正是随便攀谈嘛。霍王说他是奉敕去昭陵办差,皇家的事,我也不敢多探听……唉,秋千你多吃啊,吃胖点,胖点气色才好……”
“霍王也去昭陵啊?”阿姐来了兴致,“怎么这多人都要去昭陵?我离京前两三天,拜望了几家贵人,听见好几个说要去昭陵的了。”
“是吗?”秋千问,“都有谁?我只知道阎家令要去奉告宗庙……”
那是东宫女官传的话,说太子家令阎庄奉敕去先帝陵寝进香尚食,禀告太宗他的嫡孙要成婚了。阿姐笑看秋千一眼:
“我也是知道阎家令要去,才留神这话。有人说他其实是要送他叔父阎老相回养老别业去,太子顺便给了他那个差使,反正要跑一趟,一起办了多省事!后来又听人说,那不是皇恩浩荡,叫老国舅长孙太尉迁坟回来吗?他孙子原来早就悄没声儿赦回京师了,就住在长安城外头,也是这几天要去昭陵,给他阿翁办迁坟……”
“咳!”父亲重重咳一声,警告:“长孙家的事,你们小孩子不懂,别乱打听,也别乱说!以后不许再传这些!”
阿姐没回嘴,三个弟弟却挤眉弄眼笑起来,小声学父亲腔调:
“武家的事,我们小孩子也不懂,以后不许说不许传……”
“杨家的事,小孩子更不懂,不许说不许传……”
“那李家的事,更更更不懂啦……”
母亲发话喝斥,秋千被逗得一笑。再抬眼看父亲,半辈子小心谨慎的新任禁卫将军也没理儿子们,也没笑容,满面忧虑瞧着即将嫁入东宫的次女:
“说的对,长孙家,武家,杨家,李家,咱谁也惹不起,尽量躲着吧,懂事点,啊?”
秋千苦笑:“阿耶,成婚以后,我就得天天服侍李家公武家婆了,怎么躲啊?天天找借口不去请安朝见吗?”
“那当然也不行……唉,总之哪。”父亲长长叹一口气,“你就赶快生个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