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唐宫奇案之失六骏 > 第十章 六骏去,鹦鹉来

第十章 六骏去,鹦鹉来

,仿佛原来驻立在此的那匹骏马刚刚破石奔出不久,留下的创面正在慢慢生长愈合、恢复平滑。

这是一瞬间的念头。一瞬间后,他又举着火把奔走勘探,再将六面石屏仔细摸过一遍,发觉还有两屏表面也有轻微凹陷,只是面积都不大,也不似西廊第二屏——据方才姬温的指点,那里立着的应该是“拳毛騧”——有较完整的马身轮廓。

但那两屏的凹陷所在,仍然与马匹的形状吻合,也就是说,同样象石马“出走”后留下的遗痕。

六块石屏安安稳稳地插立在底座上,接口严丝合缝、摇撼不动。狄仁杰又特意照亮石屏棱角细看手摸,这些青石已在高山上放置了二三十年,石质虽然坚硬,头上又有屋顶遮风避雨,边角处仍然有细微的崩损风化,下部基座比中上部磨损得更厉害些。

狄仁杰在东廊尽头的原“什伐赤”石屏下跪坐倒地,熄灭了火把,只觉疲惫不堪、心力交瘁,又隐有恐惧不祥的预感。

这六座石屏,是从贞观十年后就琢好树立于此地的陪陵石刻。

石屏表面上,原本都有雕浮凸出的骏马和赞语,还有一个为马拔箭的将军人像。

一夜之间,六马一人连同先帝赞语全部消失,石屏上只余空白平面。

狄仁杰自诩圣人门徒,不语怪力乱神。这三句话,如果是别人讲给他听的,他只会当野老乡谈一笑置之,不管嘴上怎么说,心里绝不相信。

二十年法官生涯,他不知见过多少凶嫌装神弄鬼掩盖罪行的案子,早习惯以“人性所指”和“人力所能”来推断案情真伪。可他今天从黄昏到半夜,问了十几个人的口供,又转了多少圈细看摸查这六块石屏,心中闪过无数疑问、推测、假设,竟找不出一点证据或破绽。

石屏上原本浮雕凸刻着六匹马,这是确凿无疑的。他之前怀疑,有人在外面又造了六面光屏,拉上山来替换掉原石刻,如今来看不对,至少这不是简单的“六面光屏”。

他此前没见过六骏石刻,但从李贤诸人,特别是姬温的反应来看,立在当地的应是原石无疑。那么石头上的马雕怎么才能突然消失?

有人故意铲平了它们吗?六马一人本来就是在大青石块上以锛凿雕刻而成,要弄成现在的“出走”模样,石匠只要再将凸出部分小心削掉、打磨光滑即可。

可这工程浩大嘈杂,又费时费力。两条廊庑作业地方有限,无论出动多少人,要磨平六座石屏,绝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

所以他们审问过的北司马院里那十一人,全都被收买了?这些人故意要替案犯掩盖,才异口同声咬定‘六骏前日还安好’,实际上案犯已经在此打磨作业多日……

狄仁杰睁开眼睛,望一望廊庑下面。夜黑雾重,他看不到什么,但白天仔细观察过,记得廊庑和墙垣之间满地都是碎石乱砖,大小不等,说不定其中就有从石屏上凿下来的石块?

他又摇摇头。什么样的贼人,才能在先帝皇陵里一口气收买十几人作奸犯科,指望他们全都守口如瓶、不露一丝风声?

而且这院里平时进出往来的,应该不止是这十一二人?雍王卫队第一时间控制住院内,接下来,他们肯定还要找附近往来者,继续问讯,谁知道哪个人不经意间就会露个口风出来……案犯难不成把陵园兆域里的所有人都收买妥当了?

越想越没头绪,睡意汹涌席卷而来。狄仁杰倚靠在石屏上,没力气动弹,半梦半醒间,恍惚看到院内有人影晃动,反应竟是“先帝又下界了?”

他没做什么亏心事,也不害怕,沉沉睡去,第二天清早才被院内走动的人声惊醒。浑身酸疼站起身,进房洗沐收拾,正忙着,忽听门外喧嚣,消息报进来:

“周国公揭穿了那掘墓小贼孙浪的真实身份,两下正对质呢!”

真实身份?狄仁杰大感意外。他虽也猜测阿浪这人不简单,可只过了一夜,不,半夜,武敏之就查出了他的秘密?

大理寺丞匆匆梳洗出门,只见一群人又聚集在廊庑下。人群中心,武敏之趾高气扬的声音传出来:

“……昨天我也就是累了,脑子不好使。一觉睡醒,我可什么都想起来了。你小子当真以为,我认不出你是谁的儿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