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 第307集:人才的争夺战

第307集:人才的争夺战

配备放大镜版导览图,这些细节源自她每天接听老年游客电话的积累。方案获批那天,李姐在工位上偷偷抹了眼泪——谁也没想到,干了五年客服的她能成为项目合伙人。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三周后。工程部的老王团队提交了\"山地营地生态改造\"方案,里面详细记录了过去三年暴雨对营地的影响数据,附带自建排水系统的设计图。这份方案让林墨眼前一亮——老王是跟着他父亲修过车的老员工,平时话不多,却默默攒下了这么多珍贵的一手资料。

\"这个项目,老王你当负责人。\"林墨在评审会上拍板,\"需要什么支持,人手、预算,尽管开口。\"

散会后,老王攥着方案文本的手还在抖。他走到走廊尽头的吸烟区,撞见之前匿名发帖的员工也在抽烟。对方递过来一支烟,低声说:\"王哥,之前是我说话冲了...你们那方案,是真扎实。\"

三、新芽

组建新团队的过程,比林墨预想的更艰难。李姐的银发服务包项目推进到一半,就卡在了供应商环节——之前合作的医疗器械商嫌订单量小,不愿意接。李姐急得嘴上起泡,跑到林墨办公室想放弃:\"林总,要不就算了吧,我还是回客服部接电话...\"

\"当初我收第一辆二手车时,车主说我给的价太低,\"林墨给她倒了杯茶,\"我跟他说,您看这发动机舱我帮您清理得多干净,就冲这手艺,您下次换车还会找我。现在也一样,这项目做好了,不愁没人愿意合作。\"

他带着李姐直接去找了本地的医疗器械厂。厂长是个爽快人,听李姐讲起那些老年游客的故事,拍着桌子说:\"这事儿我掺和一把!就冲你们这份心,我按成本价供货。\"

与此同时,老王的生态改造项目遇到了更棘手的问题。新设计的排水系统需要砍伐几棵老树,环保部门迟迟不批。急得满嘴燎泡的老王,在林墨的提醒下找到林业大学的教授。教授带来的学生团队不仅给出了绕开古树的修改方案,还提出和景区共建生态观测站。

\"小林总,我算看明白了,\"老王在项目会上感慨,\"您这哪是招人干活,是给咱们这些普通人搭了个能站直了说话的台子。\"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保安小张利用夜班时间绘制的景区应急疏散图被消防部门采纳;食堂的大师傅研发的\"非遗小吃套餐\"成了亲子游爆款;连保洁王姐都因为提出垃圾分类管理方案,成了环保项目的合伙人。

三个月期满那天,新组建的策划团队已经有了十七个项目在推进。林墨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员工们讨论方案的热闹景象,想起张姐离职前跟他说的话:\"林总,您是个好老板,但跟着您太累了。\"

他拿起手机,给张姐发了条信息:\"有空回来看看,你当年种下的那些种子,现在长新苗了。\"

四、根系

东南亚项目庆功宴的当晚,林墨收到了张姐的回信,只有一张照片——她在竞品公司的办公室楼下拍的,背景里他们公司的广告牌上,\"原班策划团队\"的字样已经被悄悄撤掉了。

\"听说他们最近在裁员。\"陪在身边的老王喝了口酒,\"咱们的非遗研学项目,上个月又拿了国家文旅部的奖。\"

林墨笑着摇摇头,没接话。他想起白天去爷爷留下的老茶馆时,看到那里已经改造成了文旅创业者沙龙。今天刚好有场分享会,主讲人是李姐,她正在给一群年轻人讲如何做好银发旅游服务。台下坐着的,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像陈师傅这样的非遗传承人。

\"小林总,您当初就不怕我们把项目搞砸了?\"老王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

\"怕啊,\"林墨看着酒杯里晃动的光影,\"但我更怕的是,大家觉得这公司跟自己没关系。我爸教我做二手车时总说,你把车擦得再亮,发动机不好也没用。公司的发动机,从来都不是哪几个人,是所有人的心劲。\"

这时,手机提示音接连响起。李姐发来消息:银发项目的复购率突破了35%;老王的生态营地接到了环保组织的考察预约;实习生小林的元宇宙景区方案,吸引了高校实验室的合作意向。

窗外的烟花正好升起,照亮了远处文旅产业园的轮廓。林墨忽然明白,所谓的核心团队,从来不是那些挂着光鲜头衔的人。就像爷爷种在老茶馆门口的那棵桂花树,看得见的枝叶会枯荣交替,但深埋地下的根系,才是支撑一切的力量。

三个月前被挖走的十二个人,后来有三个悄悄回来了。不是因为竞品公司出了问题,而是他们在新团队的项目成果里,看到了自己曾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