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帝辛,以求能够成为皇后。而苏扈氏族在得到如此巨大的恩赐后,不仅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感激之情,甚至连磕头谢恩都显得有些不合群,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更值得深思的是,苏妲己在被九尾狐附身之后,竟然执意要灭掉姜皇后,这其中是否隐藏着苏妲己本身的执念呢?此外,后宫中那四位伯侯的女儿,她们的存在是否也与苏妲己有着某种关联呢?这些问题都给这个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谜团和悬念。正是帝辛这一次的隐忍,使得四大伯侯看到了可乘之机,他们开始蠢蠢欲动,兴风作浪。而所谓的七十二路叛军,更是四大伯侯对帝辛的又一次公然挑衅,这无疑是在向帝辛示威,让他自顾不暇。然而,帝辛并没有被这一连串的事件所扰乱,他冷静地等待着闻仲的班师回朝。一旦闻仲归来,帝辛便毫不犹豫地展开了新的平叛行动。这一次,他不再容忍四大伯侯对商都的渗透,决心彻底清除他们的势力。而姜皇后,作为帝辛的枕边人,本应是他最亲近的人之一。然而,她所生的儿子却被阐教收走,并且还教唆他们违背人伦道德。这不禁让人质疑,姜皇后是否真的尽到了一个母亲的责任,好好地教育她的两位王子。如果姜皇后本身就没有好好教导两位王子,成天在他们面前败坏帝辛的名声,那么这两个未经世事的孩子又怎会如此记恨自己的父亲呢?或许,这其中也有姜皇后的一部分责任吧。更能充分证明这一点的,当属殷洪、殷郊这对兄弟。他们二人学艺有成后返回朝歌,然而,仅仅是申公豹的三言两语,便轻易地化解了他们与父亲之间的误会。不仅如此,这两兄弟对于阐教内部的那些龌龊事可谓是了如指掌,于是乎,他们毫不犹豫地反叛阐教,决心誓死与赤精子和燃灯道人对抗到底。这种贵族为了树立权威而惯用的手段,其背后所透露出的阐教的虚伪,在此我们暂且不论。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兄弟的死法和他们所立下的誓言竟然如出一辙,这难道不正说明了在他们下山之前,就已经被人断定必然会背叛阐教,归顺商朝吗?由此可见,这两位王子绝非愚笨之辈。然而,令人深思的是,阐教副教主竟然亲自出手诛杀王室成员,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所谓的“杀鸡儆猴”吗?显然并非如此。实际上,这一举动的真正目的在于杀人诛心,彻底摧毁帝辛的意志和心气,而这才是这一系列事件的根源所在。苏扈氏的反叛,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西伯侯在这场风波中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果断的决策力,使得他的威信日益隆盛,隐隐有成为四大伯侯之首的趋势。一切准备就绪后,十二金仙祭出法宝,施展出强大的法力,将元凤从隐匿之处拘拿出来。元凤甫一现身,便发出一声厉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撕裂整个天地。它怒不可遏,转身便与十二金仙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元始天尊见状,果断出手。他轻挥衣袖,一股浩瀚的力量如汹涌的波涛般席卷而出。这股力量不仅将元凤的凤鸣传遍了整个洪荒世界,更是伴随着一道神秘的谶语:“凤鸣岐山,天命归周!”这道谶语如同预言一般,预示着周王朝的兴起和昌盛。十二金仙得到元始天尊的助力,再次联手压制元凤。他们各展神通,法宝齐出,将元凤紧紧围困。在强大的法宝拘拿之下,元凤最终不敌,被收入玉虚宫中。元始天尊收了元凤之后,随手打出十二枚金丹。这些金丹蕴含着无尽的威能,如流星般疾驰而出,狠狠地轰击在十二金仙身上。十二金仙猝不及防,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击打得倒飞而出,狼狈不堪。然而,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燃灯道人却始终如同一个旁观者,毫无作为。他眼睁睁地看着十二金仙与元凤激战,心中的怨毒如野草般疯狂生长。那怨毒的目光,仿佛能将人吞噬。最终,燃灯道人再也无法忍受这种被忽视的感觉,他冷哼一声,将自己锁入灵柩灯中。在那狭小的空间里,他尽情地挥洒着心中的怨毒,然而,当他再次走出灵柩灯时,却又恢复了那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仿佛之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过。在这之后,燃灯开始暗中串联起那些早期因未能及时利用妖族肉身来炼化法宝,从而在杀劫中徒劳无功的金仙们。他不仅提供灵柩灯作为他们秘密集会的场所,还在表面上劝解,实则火上浇油,使得原本就只是表面和气的十二金仙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彼此之间愈发看不顺眼。而他们的弟子们更是大打出手,整个阐教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申公豹和姜子牙这对冤家自不必说,哪吒和土行孙之间的仇恨更是到了恨不得将对方置于死地的地步,更别提哪吒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