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恒山芪语:云林化草记》上卷

《恒山芪语:云林化草记》上卷

火,能补土制水。”

这是五行的道理!云林眼睛亮了——土能克水,但若土虚,则水泛成灾;可如今水运不及,反是火盛伤土,这“土中火”的润肌草,既能补土,又能引火归原,说不定真能调和失衡的五运。她当即决定,要去北峰找玉泉洞。

山民们听说了,都来劝她:“北峰是断崖,从来没人能过去。”“那洞早被传说里的蛟龙占了,去不得!”云林却摸出那株被挖断的黄芪残茎,语气坚定:“草木都知道往深处扎根找水,人怎能坐以待毙?这黄芪扎根岩缝,尚能聚露,我去寻它的同类,合该是天意。”

出发前,云林给王阿婆诊脉。老人已经说不出话,只是拉着她的手,指了指炕头的布包。打开一看,是一包晒干的黄芪花,黄灿灿的像碎金子。“阿婆说,这花泡水喝,能生津。”旁边的儿媳哽咽道,“她攒了半年,说留给你路上用。”

云林把黄芪花贴身收好,背上药篓,里面装着银针、陶罐,还有一小袋炒过的黄芪粉——师父说过,炒过的黄芪,温性减了些,更能补气固表,路上若遇风寒,能顶大用。她抬头望了望北峰,那里的山影在烈日下扭曲,像一头伏卧的巨兽,可她知道,那里藏着生机。

第三回 险途遇险 药草救命

北峰的路,比想象中难走百倍。没有石阶,只有被晒得滚烫的碎石;没有路径,只有带刺的灌木丛。云林走了不到半日,鞋底就磨破了,脚掌上渗出血珠,染红了脚下的黄土。

正午的日头最毒,云林头晕眼花,靠在一块巨石后喘息。她摸出黄芪花泡水,那甘淡的味道刚入喉,忽然听见身后有窸窣声。回头一看,竟是只野山羊,前腿被猎人的夹子夹住,伤口已经化脓,正用一双哀戚的眼睛望着她。

“别怕。”云林忍着眩晕走过去,从药篓里拿出蒲公英和紫花地丁——这两味药清热解毒,是治疮痈的良药。她又掰了块生黄芪,嚼碎了混在里面,用布巾裹在山羊伤口上。“黄芪能托毒外出,蒲公英能消肿,这是‘相须’,合力才能见效。”她轻声说着,像是在对自己打气。

野山羊竟真的安静下来,用头蹭了蹭她的手背。云林正觉得奇怪,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狼嚎。她心里一紧,那山羊却猛地挣脱夹子,一瘸一拐地往左边的岔路跑,跑几步又回头看她,像是在引路。

跟着山羊拐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凹地里,竟长着一片沙参!那些纺锤形的根埋在土里,叶片虽有些卷曲,但还带着绿意。云林眼睛一热,沙参甘寒养阴,正是治热病伤津的好物。她刚挖了几株,就听见身后有沉重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是个背着药篓的老樵夫。

“姑娘是山下的?”老樵夫浑浊的眼睛亮了,“这沙参是我守着的,每日只采三株,够自己和伤病的野兽吃。”云林这才明白,那野山羊为何会带她来这里。老樵夫递给她一个水囊:“这水是岩缝里渗的,省着点喝。你要去玉泉洞?那得过‘一线天’,那里的石壁上,长着能治蛇毒的七叶一枝花。”

告别老樵夫时,野山羊又跟了上来,用角推了推她的药篓。云林低头一看,里面多了几颗红色的果子——是山楂,酸甘化阴,能生津止渴。她忽然懂了,草木有情,禽兽有义,这恒山的生灵,都在互相扶持着度难关。

第四回 一线天险 毒瘴阻路

一线天真如其名,两座山峰夹出一道窄缝,最窄处只能容一人侧身通过。云林刚走到中段,就闻到一股腥甜的气味——是瘴气!她赶紧掏出老樵夫给的艾草,点燃后举在身前,那烟雾果然驱散了些异味。

岩壁上湿漉漉的,长满了青苔,偶尔有水滴落,砸在地上的声音在狭缝里回荡。云林扶着石壁往前走,忽然脚下一滑,整个人撞在岩壁上。手忙脚乱中,她抓到一把草,那草的叶子轮生在茎顶,像一把小伞——是七叶一枝花!老樵夫说的没错,这药果然长在这里。

她刚想采几株,忽然觉得脚踝一阵刺痛。低头一看,一条青蛇正蜷在脚边,三角形的脑袋微微抬起。云林心里一沉,被蛇咬了!她强作镇定,想起师父教的——被毒蛇咬了,先挤毒血,再用七叶一枝花捣烂敷伤口。

可刚挤了两下血,她就觉得头晕目眩,腿肚子开始发麻。这蛇毒比想象中烈!云林咬着牙,抓起七叶一枝花就往嘴里塞,那苦得发麻的味道刚蔓延开,忽然想起药篓里的黄芪——黄芪能补气固表,增强抵抗力!她赶紧摸出一块生黄芪,嚼碎了和着七叶一枝花咽下。

两种药在嘴里混合,苦中带着甘,辣里藏着温。云林靠在石壁上,感觉那股麻痹感慢慢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