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咱的错,都是咱的错,咱以后行事时,必定与你说个清楚。”
也是今日这一提醒,朱元璋才发现了问题所在。
如今他当了皇帝,有些事情不明着说,而是叫大臣们去猜。
这种手段你用在官员们身上,叫他们知道天威难测,对于皇帝产生敬畏,这没什么错。
但大不该把这种对付人的手段用在亲人身上。
其实许多他对亲人之间的烦躁、对于朱标的发怒,都是因为懒得沟通闹出来的。
明明心里有理由,却不说出来,只是一昧的发火。
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加剧,朱标这些年遭受的折磨便在于此。
并非朱元璋不认同这个儿子,反倒是他不把话说清楚,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朱标只能靠猜来分辨对错,却没有一个标准。
这便是朱标从心里一次一次的否定自己,认为父亲对自己不满意,心中也越来越压抑的根源所在了。
而朱元璋虽然当着大臣们的面,甚至家人们的面时常会夸一夸朱标。
但当着外人的面夸赞,这会被误以为是照顾朱标面子才说的假话,即便在家人面前偶尔夸一夸,又怎么抵得上他每次漫无目的的对朱标发火造成的危害大呢?
今日既然把这些话说开了,缓解了许多父子间的矛盾,朱元璋便也开口亲自赔礼道歉说道:
“标儿,爹非是不满意你,这大明将来的江山社稷咱必定会交到你的手上,这话咱现在就直白的告诉你,你便是大明的全部,也是爹和你娘的全部!
至于过往对你的那些折磨,今日若不是你提起,爹实在是不知啊,今后咱们爷俩儿做事,若有矛盾之处,定要彼此多些心里话,在此地,爹给你赔礼了。”
你瞧瞧,这不就好起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