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驸马提前开设惠民医局的事,成为了帝都一大新闻。?五-4¨看_书\ ^已.发′布\罪¢辛?蟑?节^
这件事的风头,甚至盖过了陛下要发行大明宝钞的议论声,弄的从黎民百姓到达官显贵,甚至于城外乞丐们都知道了这回事。
开业第一日。
才到四更天,金川门附近已是排起长队,人群越聚越多。
到天边泛起光亮时,这条长队已经排了上千人。
三百米的长队将整个金川门内外堵得水泄不通,造成了交通难题。
胡翊早已料到这一切。
毕竟大明医圣的名头在外,即便自己不来,单是一个太医院的名头,也能让人趋之若鹜而来了。
因此,他早有准备之策,今日预备了130个号。
6名医士,每人分配20个病人。
坐镇的太医,则分配10名病人。
这种化解人流的办法,便是现代医院里的限号法。
挂医士号,诊金5文。
其中惠民医局抽成2文钱,医士们自己拿到3文钱,抽成比例百分之40。
如此一日下来,看20名病患,医士当日可得钱60文。
这样既可以锻炼医士们的医术,又可以给他们一点额外赚取钱财的机会,用来养家糊口。
挂太医号,诊金50文。
惠民医局抽成15文,抽成比例百分之30。
别看胡翊的法子抽成高,最后却落得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正常的普通郎中们看病,诊金一般都在20-30文钱之间。
名医们的诊金收费,还在80文以上。
像这些太医们,若是到官员家中去出诊,诊金至少是几钱银子起步。
这样在惠民医局里,就显得分外便宜了许多。
从太医院出来的这些人,无论太医还是医士,都由胡翊仔细遴选。
他们医术水平绝对不差,甚至放在帝都南京,医疗水平也是较高的。
如此高水平的团队,惠民看病,诊金收的又极低,百姓们自然不舍得错过这样的机会。
而对于太医和医士们来说。
他们不必领着那份死官俸,可以到民间来放放风,又能有一份额外的收益。
胡翊还把医士、太医们的出勤记录、业绩等,与年终挂钩,开设出年终奖这个选项。
这等于是变相给太医院涨官俸。
只要你干得好,干得勤,年终拿到的额外收益就越多。
由此,太医院不再是一潭死水,大家干事都有了劲头,也更加卖起了力气。
这样一来,相比原本的混日子举动,太医院算是一下“活”过来了,并且还大有改观。
“让让,让让。”
“驸马爷有令,今日排队的前一百三十名病患,由本统领亲自前来发号。
没有发到号的人就不必再排队了,速速散去吧。”
东宫侍卫们纷纷铺开,身上的金甲和腰间佩刀衬得他们英武不凡,既彰显了他们的身份,又带来了十足的威慑力。
秩序一旦定下来,接下来就容易得多了。
侍卫们发号。
然后按顺序,拿到号码之人过来交诊金,然后看病。
碰到医士们断不准的病症,这时候太医坐镇的好处就来了。
太医会开始指点这些医士们,胡翊这位大明医圣,也时而会亲自下场指点。
每名病患都会建档,当日负责诊治之人是谁,诊治何症,药方如何,都有详细记载。
如此一来,追责系统的存在,令医士们看病接诊之时,不会一味的追求效率图快。
这样就保证了看病的质量。
今日因为是第一日,坐镇的太医乃是太医院使张景岳。
由他这个院使亲自带头来,其他太医们也就没什么好怨言的了。.E¢Z′暁~税`旺· \冕!肺/粤*读?
张景岳初时帮助这位驸马爷整顿太医院,这既是因为看不惯太医院里的不公,又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对于惠民医局,他自己的想法其实不多。
尤其在一开始的时候,更像是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刻意的讨好驸马爷,才做的这件事。
他本身其实并没有多少参与感。
但现在不同了。
亲自切身参与进来后,才知道驸马爷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