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封侯拜相 > 第166章 剧透叔父胡惟庸,胡家要被灭九族

第166章 剧透叔父胡惟庸,胡家要被灭九族

自己是穿越者这回事。~5¨2,s′h?u.c*h,e^n¨g`.+c`o′m¨

迄今为止,整个大明之中,没有一个人知道。

这是胡翊一直保守在心底的秘密。

他本打算将这个秘密带进棺材里,最多,可以在临死之前告诉自己的儿孙。

这原本便是他的设想。

在此之前,包括父母、大哥,朱静端这个贤惠的妻子,他其实都没有打算对他们讲出来。

如此重要的秘密,就更不用说是告诉叔父,乃至于朱元璋、马皇后了。

穿越者穿越,然后把后世的事情告诉给皇帝,一遍一遍的震惊着皇帝。

这事儿吧,听起来很美好。

但你得先搞清楚一件事,皇帝首先要做的,永远是维持自己的统治,确保皇权不受威胁。

直接将后世之事,告诉皇帝。

尤其是朱元璋这种皇帝,民间还有人骂他是贼天子的,说他是七分君王三分盗贼。

这种嫉妒心、猜忌心强盛,又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

他连刘基都容不下,就更别提是容许一个后世而来,知道后面几百年历史的穿越者了。

这样的人,固然可以帮助到大明。

但在皇帝得知后事,失去利用价值后,他的存在对于皇帝来说,便只剩下“威胁”这二字。

所以,在胡翊脑海里冒出来这个奇怪想法,要将此事告知叔父,免去一场胡家的九族灭门大劫时。

他的第一反应,是此事一旦泄露,是否能够保密?

倘若传扬出去,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胡翊真的赌不起!

脑海里飞速旋转着,他立即又将这个想法按压下来,重新回过神来。

这时候,胡惟中正好听了弟弟这番掏心窝子的话,也是心生感慨,说起了自己的心里话:

“惟庸这番话倒也有理。”

他苦笑着,看向自己的两个儿子们,对胡显和胡翊说起道:

“为父供出了你们的叔父,这才有了咱们整个胡家这一支的存续。

那时候天下大乱,各地群雄揭竿四起,可谓是民不聊生。

爹后来攒下了一点小财,却也被元人掠走,他们又四处抓壮丁,编入军营,妄图对抗义军。

为父和你们的娘,便四处带着你们东躲西藏,也是后来你叔父经李相推荐,在陛下那里安身。

他才能第一时间将咱们接过来,免遭横祸。”

胡父说的这些话,便是后续。

那之后,他先进入军中,做了个押粮官。

也多亏了叔父动用自己的力量,一直将他留在后方押粮,没有到前线去过。

那时候,陈友谅大军劫掠,张定边纵火烧粮,张士诚多次派军夜袭粮道。

同僚的押粮官们,死伤如同家常便饭,经常发生,死亡率还不低。

若是胡惟中上了前线,怕是和胡显一样,早已死在战场上,做了无名无姓的累累白骨,最后成全了那些将军们的一世功名。

又哪会有今日?

至于后来元兵反扑,胡家又遭受乱世中的动荡,那都是后话了。

但这一点是没错的。

胡父供出了弟弟,之后弟弟反哺胡家,于乱世之中保全了这一支的家人。

胡父说到此处时,便也举起了酒杯,招呼着胡显和胡翊道:

“显儿、翊儿,今日也要敬你们叔父一杯酒。

我若在时,他是你们叔父。

我若有一日撒手人寰,念及起来,他这个叔父便如同亲生父亲是一样的。

你们也要记住惟庸为这个家,所付出的一切。”

胡翊点了点头,和大哥一起端起酒杯,和叔父碰盏。

胡父这时候便又说起道:

“惟庸,你不欠我的,以后也不要再提起什么亏欠不亏欠的事。

若没有你,大哥这一脉早已断绝了,又何来的亏欠呢?

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咱们家里,以后就不要再说这些见外的话了。”

胡惟庸连连点头称是,为大哥的这番话,心中感动不已。¨第¨一/看¨书!徃? \已?发,布.罪?薪.漳*結+

大哥胡显是个心思较为单纯之人,当初做着九品广积仓副使,便已经厌倦了官场上的那些算计。

如今,他忽然觉得自己误会了叔父,先前以为叔父过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