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正式结成姻亲。
工部随后制作出了几版宝钞,华盖殿里,朱元璋叫来胡翊和朱标先看着。
以胡翊改良过的钞纸,配合姜黄水、明矾、和槐米三重防伪。
钞纸之上写着“大明通行宝钞”六字,底下是钱数,比如胡翊手中这一张印的就是“一贯钱”。
这些字通通由墨水混合姜黄水书写,遇到淡碱水时便会临时变为深红色。
宝钞的背面,将来要加盖户部和大明宝钞司的双重大印。
明矾水会拓印成龙纹,待其晾干后便看不出痕迹,拿火离着半寸远,轻轻一烤便能看到其中隐藏的龙纹图案。
此外,反光的槐米会拓印上朱元璋的简笔形象,寥寥几笔,神态尽显,这个形象自然是胡翊用简笔画制出来的,朱元璋非常满意。
只需要手拿宝钞,对着光亮斜看,便能清晰看到上面反光所组成的图案。
要按着朱元璋原本的意思,大明宝钞一定要造的大大的,一张要有尺长才好。
可是架不住成本较高的原因,为了防伪,只好牺牲尺寸,在胡翊的建议下,宝钞只比现代纸钞略大一点,十分方便储存和交易,又耐磨、易防伪,槐米反光层这道防伪还会采用清漆覆盖,以此来保证稳固。
宝钞是造好了,接下来就要派人前往处州,成立宝钞司,负责具体的钱事革新了。
现在谁都知道这个试点的重要性,朝堂上的官员们一致反对,即便李善长和杨宪不再阻挠,可是话也说的很清楚,成则用,败则废。
要想把钱事革新推广到全国,得先过处州这一关,而朝堂上不少官员,他们背后的家族势力便在处州,这又是个虎口夺食的活儿,干系重大,干砸了之前的设计全得完蛋!
因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紧差事,容不得半分马虎,朱元璋的目光,逐渐瞄到了胡翊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