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开口道:
“我与胡翊也不急着回府,婆母若是不忙,我们就住在胡府上吧。”
朱静端的懂事总是会给胡翊惊喜,她主动要留下来住一晚,这对整个胡家来说都是大喜事。
只是门外那些女官们就不同意了,有人站出来劝阻道:
“殿下,您是皇家的金枝玉叶,从未有过公主留宿在驸马府的传统,此事只怕是不妥。”
另一位女官也开口道:
“您的一言一行也要禀告后宫,记录在后宫起居注中,如此一来恐有失礼,有伤您的贤名。”
朱静端便说道:
“本宫主意已定,若尔等不满,自去禀告父皇和母后,皇帝与国母若是不允,我再回去便是。”
朱静端态度如此强硬,那些女官们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到了傍晚,胡父跟胡显也回到家中,看到久违的儿子与儿媳,开心的不得了。
已是冬天了,北风吹得人面皮疼。
大家在屋里拢起一盆炭火,围坐成圈,大嫂和朱静端包饺子,胡翊在串肉串。
胡令仪总是去耍冷水,耍一会儿就把手伸到炭火上来烤,柴氏几次叫她消停些,就是不听。
胡父和胡显又都宠着孩子,也就由着她去了。
裹脚的事已经告一段落,被朱静端机智化解,但四岁半的胡令仪,现在该当要读书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读书识字的最佳时期,胡父就问胡翊道:
“我想给仪儿找个先生教读,你识人用人比为父广些,看看有哪些人能聘来教教仪儿?”
胡翊先前还真未想过这个问题,心里也知道小妹该管教起来了。
可是聘谁来做老师呢?
朱静端忽然开口道,“公爹、婆母,我有个想法,把小妹送到宫里去如何?”
胡翊一想,大本堂汇集着一众名师,皇子、公主们都在其中学习,胡令仪进去念书倒是最好了。
可这是皇家子弟念书的地方,胡令仪去那里能行吗?
对于这个疑问,朱静端笑着道,“父皇和母后那里由我去说,说来橚弟和铁柱都喜爱和令仪玩,静娴也喜欢和她聚在一起。”
胡翊就问小妹道,“还想进宫吗?和你朱橚哥哥,还有铁柱外甥一起玩,还有你静娴姐姐。”
胡令仪听说还可以进宫,两只眨巴着的大眼睛都快美哭了,用力晃着自己的小下巴:
“我要进宫,哥哥,我想去找静娴姐姐玩。”
朱静端便点着头道,“我回去说,一定要叫小妹进宫去念书。”
胡翊就补充着说道,“岳丈岳母真要是应了,以后每日就由父亲或大哥接送,真要能在宫中念书,也是她的福气。”
一会儿工夫,烤肉滋滋往外冒油,香的屋里众人直流哈喇子。
胡令仪眼巴巴的盯着胡翊看,顺利拿到了第一串。
朱静端给众人分发烤肉,最后才轮到自己,一家人烤肉就饺子,吃的十分舒坦。
胡翊今日叫这一家人都端坐下来,就在石榴树下,然后用自己那点素描功底开始画一幅全家福。
像不像,反正有个样,胡翊的画工一般,可也要分跟谁比。
来了大明,他的素描写实图画,便十分的栩栩如生,让人看到就觉得惊艳。
“哎呀,这画的可真像啊!”
大嫂陈瑛夸赞起来,柴氏已经习惯了她的一惊一乍,毕竟是武人嘛,就这个脾气。
朱静端也很开心,看到这张全家福图画,想着拓印下来多制成几份,发给每个人一张,最好是再裱起来。
同时她也很佩服自己夫君的画艺,求着胡翊道:
“回去了要教教我,我也要学会这门手艺。”
陈瑛立即说道,“大嫂最不怕丑,弟妹学会了就来找我画,画不好也没事,等你出师了给大嫂正儿八经画一张好的就行。”
胡父和柴氏就一起点着头,面带笑意。
胡父开口道,“如今显儿和翊儿都已经成家,令仪还小,先由着她去,倒是你们也该加一把劲,为我胡家开枝散叶了。”
一家人聚在一起,有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长辈们催生。
好在胡翊前面还有个大哥做挡箭牌,当即开口道:
“不是长幼有序么,大哥和大嫂不生,我跟静端哪敢先争上风?”
柴氏就笑骂道,“臭小子,这会儿又知道长幼有序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