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封侯拜相 > 第105章 李善长找死,换相的种子已种下

第105章 李善长找死,换相的种子已种下

大家都还是昨日的老一套,就那些说辞来回反复的讲,说的最多的一条,还是纸钞频崩,祸国殃民,以此表达反对。

朱元璋点了一圈名,故意把这些人都问过后,这才不紧不慢的看向刘基,开口说道:

“刘中丞,你与朕也商议过此事,你是全程同意钱事革新的,朕没有说错吧?”

朱元璋的杀招来了。

他这么一问,刘基立即就被难住了。

前几日在华盖殿,陶安、刘基都参加了议论,加上户部尚书杨思义一起才讨论过这事。

朱元璋上来便预设立场,说刘基同意此事,又问他是不是?

这是在逼着刘基认下来啊!

这个活本该是昨日胡惟庸来做,被李善长给挡了回去。

今日朱元璋就叫刘基来做,还在昨日解了杨宪的御史中丞权柄,令刘基重掌御史台。

这是在进一步扩大他二人矛盾,引的浙东文臣集团分流,以达到内乱的目的。

胡翊终于想通了朱元璋的想法,这一招可谓是釜底抽薪了,只是最后坑了刘基。

怪不得姑父说这是个馊主意呢?

这主意最终把刘基拉出来挡枪,真是够馊的。

刘基现在心里苦啊!

以他对于朱元璋的理解,昨日令他重掌御史台,就绝不会有好事发生。

没想到,坏事这么快就来了。

但这是皇帝问话,刘基此刻被架上去了,已经由不得他,只好出列来认下此事。

刘基一叹,后悔不迭的走出来,咬着牙一字一顿道:

“臣启陛下,此话是臣所讲,臣刘基完全同意钱事革新一事,此举利国利民,绝不是祸国殃民之事,朝堂上有些同僚们不懂得钱事,虽以宋、元时纸钞崩溃作论,以此为例反驳,但钱事革新一经推出,必可以稳固货币价值,因此,臣举双手支持此仁政。”

必须要站队了,那这个时候就站到皇帝这一边站到死。

刘基做出了自己的抉择,这一下,满朝官员们哗然!

尤其是浙东这边的文臣们,一时间不可思议的把目光看过来,都满是不解的眼神,想不通刘基为何会如此做事。

身为当今浙东文臣集团的领头羊,你自己家中都是地主,刘氏宗族在青田县也是一家大族,难道不该维护着自己人吗?

怎么还反过来背刺?

刘基一时要面对这么多双眼睛,他也显得无可奈何,说完后默默退回队列里,准备承受接下来的怒火。

不出所料,今日又要得罪一批仇家,甚至连自己人都要得罪下了。

这个皇帝太过于腹黑,他先叫浙东的臣子们一个个都站出来反对,又叫淮西那些大臣们也出来发言。

等到把这个气氛推到顶点时,再把自己这个替罪羊推出来。

这么一搞,自然所有仇恨都落在他刘基的身上了。

此刻的刘基看不出来任何表情,只是低下头,继续闭目养神,看不出来心里在想什么。

朱元璋坐在龙位上就很高兴了。

刘基这块砖一抛出来,这下可就有的玩了。

尤其是那些浙东的文臣们,宋濂和章溢现在气的直发抖。

你刘基既然早有定夺了,为何不早早与大家通个气,说明一下情况?

即便不愿跟随大家共进退,早些把这件事说清楚,今日在朝堂上大家就少发言,哪会有这么多的事?

偏偏是你藏在心里,也不说出来,坑的大家都一一发了言,最后你个做上司的站出来反对、拆台,这算个怎么回事?

夏煜立即便站出来,开口说道:

“陛下,臣坚持己见,刘中丞此话并无实证,他说臣等不懂得钱事,莫非由宋及元,纸钞崩毁多次,也是臣等不懂得钱事了?”

夏煜这是在为杨宪出头,与刘基对着干了。

朝堂上从来不缺乏这样的人,为了争得些实利,便站出来为他人做鹰犬。

前者那个刘炳,现今的夏煜,都是这样的人。

夏煜这个头一开,刘基的学生们可就忍不住了,礼部的叶兑出列来说道:

“刘中丞一向涉猎广足,于钱事上颇通章法,拿着宋元史书来说,那先人做错,后人就不会改吗?”

国子监博士苏伯衡也开口道:

“前人播种后人收,前人差错后人补的道理,旁人懂得,难道你夏知事就不懂吗?”

这下子,他们浙东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