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封侯拜相 > 第89章 与士大夫共天下?

第89章 与士大夫共天下?

拜见过后,宋濂便过来问道:

“驸马爷总领着詹事府,自今日开始,东宫上上下下都归您掌握,还请您示下今日的章程。”

胡翊刚来上任,哪里有什么章程?

立即就说道,“先照你们原定的章程做,本官初来到任,万事还要靠你们。”

“驸马爷言重了,那我等就先做事,您觉得哪里不合适,立即说出来属下们也好纠正。”

宋濂的话音刚一落,胡翊立即便开口纠正道:

“既然是在太子殿下的东宫,尔等日常该称呼我官名,而非其他。”

“是,詹事大人。”

胡翊一上来便纠正了宋濂关于称谓的问题,话说的干脆利落,没有一点折中的余地,这其实是很不给对方面子的一件事。

毕竟宋濂也是学富五车的大儒了,门下弟子众多,在士林中广积美名。

但在胡翊眼里,做事就是做事,就要严肃正视自己的工作,私底下可以讲些人情,放到工作上来就不必了。

稍候,朱标一过来,便连声的叫姐夫,显得无比亲热。

胡翊却在朱标面前称臣,没有一点僭越的地方。

刚来,自然要熟悉宫中的事,胡翊把掌着东宫门禁的吴琳叫来,让他带着自己巡视东宫各处。

选吴琳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吴琳是个武人,又掌着东宫的门禁、稽查出入人员,这样的人非得是陛下和太子都十分信赖的人才能出任此官职。

武人一般又都是粗直的,不像文官们那样每句话说出口都要绕弯子,也能听到些不一样的东西。

在把东宫转了一圈之后,胡翊便来到讲读厅,宋濂此时正在给朱标讲史,讲的还是宋史。

朱标在底下蹙眉听着,但因为身边坐着个左庶子,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这人记进《东宫起居注》中,朱标看上去不太想听,可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听讲。

宋濂讲的是《宋史》的蔡京传,讲完一段后,宋濂便开口教导说道:

“殿下听臣讲了这段蔡京传,可有什么触动吗?那徽宗纵容蔡京专权,朝堂上尽都是些赞颂德行的虚言,士大夫们闭了口,则国不能掌,国不能掌便要乱,最终社稷便危如累卵,才有了靖康之耻乱我中华几多经年。”

宋濂讲到了此处,便又开始了进一步的引申:

“故而从这宋史之中,也能悟出为君之道,殿下宜当多听进谏之言,让士大夫们多说话,士大夫不得其言,终致神州陆沉,殿下宜亲君子、远小人,使士林气畅,如此百姓自安。”

治国要多采用士大夫们的话,百姓自己就安稳了?

哪里来的屁话?

宋濂三绕两绕就绕到这里来了,就差明着告诉朱标,要他谨记住“与士大夫共天下”这样的话了。

朱标勉强点着头却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回应,便在这时,胡翊终于挺身而出了。

“宋师言道徽宗宠信蔡京,士大夫不得发声,若是叫士大夫发声则百姓自安。可那蔡京是进士出身,他们蔡家出了两位太师、三位宰相,还出了驸马皇亲,蔡家不就是正儿八经的士大夫吗?”

“这……”

宋濂一看到胡翊来了,话又被打断,立即起身道:

“属下见过詹事大人。”

胡翊不知道他是不想辩?

还是被打断后想不起来措辞了?

但是,给十四岁的朱标灌输这种东西,他可就看不过眼了。

明朝实亡于这些文官们之手。

现在明朝这些文官,大都还在怀念元庭,甚至即便是在残元退缩进了草原,还有许多南方士子们尾随跟到草原上去。

两宋时代,皇帝同士大夫共天下,造出了对士大夫们的畸形优待。

当时的背景下,即便犯了严重的罪过,甚至是谋反,也不过是贬官而已。

武将们犯罪则要被处决。

到了元朝,元庭不管地方上的治理,只需要按时交税银即可,这些文官们的家族在地方上就是土皇帝,刑罚、任免全由他们说了算,他们就是天,他们就是道,只要给元朝上够了税,他们就是天王老子。

现在元朝化作残元北元,被撵出了中华大地,这帮人自然不希望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损。

朱元璋那里不好说话,那便从教导朱标开始。

历史上也是如此,朱标早逝后,他们又培养朱允炆。

此时被胡翊直接打断了授课,朱标立即站起来身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