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方面帮我联系。
具体登月这件事本身,我自己来找投资方,不需要麻烦交大。”
这让李丛明内心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大的疑惑。
企业登月?
吃饱了没事干吧。
谁会花这个钱?
李丛明百思不得其解。
还真有。
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谁对登月执念最强,说奥尔德林排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因为他是登月第二人。
众所周知阿姆斯特朗是登月第一人,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而作为登月第二人的巴兹·奥尔德林则对自己没能第一个登上月球念念不忘,甚至是怀恨在心。
阿波罗8号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对此评论道:“奥尔德林对没有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怨恨超过了他对成为第二个的感激。”
原本奥尔德林有机会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但因为NASA改变了登月计划,阿姆斯特朗成为了第一个。
在最后时间,奥尔德林想方设法在NASA内部游说。
可惜都没有成功。
不过想要说服奥尔德林把钱掏给自己可不容易。
在踏上回国航班前,林燃寄了一封信给奥尔德林:
“奥尔德林,你想知道生命的意义吗?你想真正的.活著吗?”
奥尔德林的住处以林燃的身份很容易就能查到。
在比弗利山庄的家中,刚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已经90岁依然能够健步如飞的巴兹·奥尔德林拆开信,看完后笑了笑。
(90岁的奥尔德林)
类似的东西他收到过太多。
在他看来,这次不过又是和过去无数次一样的把戏。
“呵,无聊的恶作剧。”
不过信封里自然不是只有一封信。
还有一份附带的文件。
黄色的纸张,复杂的公式,巴兹·奥尔德林本人的签名:
“奥尔德林循环器的设计理念与具体轨迹分析”
熟悉的论文标题几乎一瞬间把他给拉回了六十年前,那个令人激动万分的时代,那个他还在为能否入选NASA航天员的时候。
(奥尔德林亲笔签名)
“随着阿波罗计划的进展,人类即将实现登月目标,下一阶段的挑战是载人火星探索。
我认为当前迫切需要提出一种循环星际转移载具的概念,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轨迹和引力辅助,实现地球与火星之间的定期往返,降低推进剂需求和任务成本。
本文提出一种循环器概念,通过周期性轨迹和引力辅助,建立地球-火星之间的永久运输系统,类似于地球轨道会合技术在星际尺度的扩展。
循环器的核心是一个航天器,沿日心椭圆轨道运行,定期与地球和火星会合。航天器利用行星引力辅助调整轨迹,减少推进剂消耗。较小的“出租车”航天器负责将宇航员和货物从行星表面运送到循环器,降低每次任务的发射成本。循环器的优势包括:
”
年迈的心又重新被点燃。
因为这字迹就是他本人的。
而且是他在NASA时候写的。
当时内心充满了对太空的雄心壮志。
认为阿波罗计划必定会成功。
并且认为阿波罗计划成功之后,他们就要开始探索火星。
结果六十年过去了,人类连月球都没有办法上了。?比/奇.中!文?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奥尔德林继续往后看。
里面全部都是60年代的时候自己对奥尔德林循环器的设想。
和他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包括字迹,他可以肯定就是他本人的字迹。
他又回过头去看了眼信。
这才让他感到震惊。
因为信上“奥尔德林,你想知道生命的意义吗?你想真正的.活著吗?”这句话,字迹居然是自己的。
奥尔德林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自己什么时候会写这样的内容。
自己给自己写,让自己知道生活的意义,真正的活着?
奥尔德林心想,自己过去应该从来没写过吧。
但他很确定,字迹就是自己的。
“现在的技术这么发达了吗?字迹能模拟的这么像?”
奥尔德林回到别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