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苏定回到宾馆的时候,天已微亮。
他把巴图尔和银珠琪琪格一起带了回来,但此后便没有再参与对他们的讯问。
宾馆的大楼里死一般寂静,跟小楼里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姚兰坐在桌前,双手抵着额头,任由来去匆匆的人从身边走过,象是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苏定打过招呼,她才忽地惊醒,脸上说不出的疲惫:
“人没事就好。先歇会儿吧?”
“不用了。一路上眯了会儿。现场是在……”
“那边一个蒙古包。”姚兰随意地向外指了指,当然不是确定的方向,但苏定大致明白了位置,实际上他应该是第一个察觉可能是现场的地方。
“昨晚正好那边有个演出,很多人都去了,演出现场又混进了一些外人……不过,我不认为是警戒上的疏忽。”
“就象早先预计的那样,他们是有意识地去跟刘向东见面的。”苏定将晚饭后寻找四人又遇袭的情况说了一遍:
“他们估计有足够的信心,四个人怎么也不会栽在一个人的手里。所以才不顾警告贸然前往,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是利用这样的机会主动去接触刘向东。”
“这么说可能会好接受点……不过,没有意义了。”
“怎么?听到什么消息了?”
“你,和我,估计很快就要失去指挥权了,哦不,应该是很快要退出办案组了。明天上午,来交接的人就会到达。同行的还会有一些领导。”姚兰捋了一下耷拉下来的头发,强挣着笑容说道:
“你还是去休息一下吧,这么灰头土脸的怎么见人?”
“他们认为人都死完了这案子也就结束了?”
“你不懂……”姚兰有点不耐烦:
“现在,追究责任的说法虽说摆不上台面,但确定责任人是必须的手续,手续你知道么?有时候它比结果重要。”
苏定躺了下去,他从未感受过这样的疲劳。
“真想就这样躺个三天三夜……”
跟体力的枯竭相比,精神上的几番沉坠和反转,来回扯动着他的神经,形成了更为严重的摧残。他可以放平摊开四肢,让每一块肌肉都服帖地放松在床垫上,但与此同时,他的脑子里,趁机涌进了无数杂乱的思绪。
他极力地想拂去这些看起来都已经是过往的记忆,但没有成功。平静下来的状态,象是给这些思绪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在他的脑子里毫无约束地滋长着,填充着本就充盈的空间,在不断地膨胀着。
如同煎熬般地不知躺了多久,他不确定睡着了没有,但肯定没有得到任何的放松。他挣扎地坐了起来。与其承受这样烦躁的折磨,不如起身寻找某些能够转移关注点的事由。他想去吃点什么,但肚子里忽然涌上一股恶心的冲动,那样的感觉强烈而且不可阻挡,让他不得不踉跄地冲进了卫生间。
干呕了一阵,苏定发现没有吐出任何的东西,但浑身忽然间好受了许多,甚至有心情去看了看镜子中的自己。他费劲地牵动了一下嘴角的肌肉,让镜子里的那人看起来多一点活力。他清楚这没有什么意义,只不过能够证明,在当下、在某个方面还可以自主而已。
回到床边的时候,苏定看见了一份材料,放在床头柜上。这是他在睡着的时候,某个工作人员悄悄地送来的。毕竟他目前还是名义上的负责人之一。
苏定草草地翻着材料,这是昨晚文兴健四人被害的情况汇总。按照现有掌握的证据进行分析,这四人非但没有对刘向东留有足够的戒心,反而象是急不可待地迎接跟他的会面。他们约定了一个时间和地点,为此文兴健四人甚至有意识地躲过了警方的保护,早早地候在一个用于接待游客的蒙古包里。
后来的结果是四人没有逃过刘向东的算计,他们突然间集体失去了行动能力,预计是饮料中被下了毒——服务员提供了可能被掉包的证言。四人在昏迷中被烧死,现场残留的痕迹表明是汽油引燃了整个蒙古包,后者是由厚重且易燃的毛毡搭成的。
细节上的文字苏定几乎完全看不进去。不过,这份材料给他提供了可以集中注意力的兴奋点和一个还算完整的框架。由此他的思绪开始围绕案件本身展开,几个关键词主导了他的分析内容。
原本一团的混沌逐渐清晰,伴随着是疲倦也同时袭来。苏定就是在这样半梦半醒的状态下度过了此后的这段时间。
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苏定在床上被叫了起来。他在最后的几个小时里得到了真正的放松,脑子里前所未有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