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闲晃了几圈,她不自主的就往曾家的家那片走去。
胡同街还是和以往一样,从外面的大路望去好像和普通的住宅区没什么大的区别,唯一不太同的应该是,那里只有矮矮的平房,没有高楼大厦。
但她知道,那里七拐八拐的有很多巷子,从左边进去的未必能从右边出来。
林成曾经有一半的生命在这里待着。
也曾经发誓不会再来的地方。
这会华灯初上,万家才是热闹的时候,巷子口很多卖东西都出来了,林成小心翼翼走着,虽然许多年没回来了,但也未必没有人认得出来。
小贩的吆喝声此起披伏,林成小时候很喜欢吃一种花生糖,酥酥甜甜的,那会顾芳,也就是她妈妈只允许她一个星期吃一回,后来顾芳不见了,她攒着钱还是一个星期来买一次,小小一块,两毛钱。
十一岁的时候,她傍晚偷悄悄出来买糖,林国又喝酒了,但那天可能喝的太多了,没有力气打人,她就跑了出来。
拿着塑料袋包着糖,她小心放在兜里,准备去旧祠堂那里吃。
她一转头,第一次见到了曲桑桐,即使过了很多年,她都忘不了当时那个场景,曲桑桐被一个老太太拉着手,身后背着书包,秀气的眉毛拧成一个结,漂亮的眼珠四处乱看,满脸的不高兴,在问旁边的姥姥,为什么我们要来这里。
身上的格子裙和黑色小皮鞋和这里格格不入。
这样的女孩是让人讨厌的,嫌贫爱富,她刚学会的成语。
但那时候的曲桑桐是真的有傲气的,是那种没有经过打磨,纯粹的傲气,她有着人保护,放肆的表现出来,我和你不是一种人。
不过,很快,那种傲气就不在了。
在这里生活的人哪个不是被生活而打磨,就连她都知道,花生糖不能多买,是因为没钱。
曲桑桐很快就换下了那黑色小皮鞋,这里没有泊油路,一下雨都是泥点子,穿那种鞋子简直是糟蹋。
林成从小脾气都好,院子里的老奶奶都说她像妈妈,里面的含义是逆来顺受,不是好兆头,但是林成但是没想太多,她喜欢曲桑桐,那个漂亮的女孩。
她不爱理人,她姥姥死了之后,更是谁都不爱理,但是林成知道自己有点不一样,曲桑桐只和自己说话,她几乎成了曲桑桐沟通外间的桥梁,曲桑桐没有自己是不行的,这一点让她尤为自豪。
然后就是自己把她推到地狱里去。
热闹慢慢散去,林成走到了以前家的那个院子里。
院子里还有几个人搬着凳子坐在乘凉,等着晚饭好,还小憩着。
曾经的家很小,林成不高,但站在门口也高不出了多少,就是这么一间小小的屋子,承载多少罪恶的回忆。
她慢慢摸索一直挂在脖子间的钥匙,她和曲桑桐上了大学之后就都没有回来过,走的那天,曲桑桐大笑着,把自己那把钥匙扔得好远,开心的说:“一辈子都不要回来。”
但林成知道,人做过什么事那都是有人看着的,曾经的她也想抛过去,走上前,才发现真的很难。
钥匙嘎达一声打开了陈旧的屋子。
院子里小憩的老人发现这许久没人的小屋竟然被打开了,短促的叫了一声:“谁啊?”
林成闪进屋子里去,屋里早就切断了电源,她拿出手机照亮屋子,,一室一厅,没有厨房和厕所,都在屋外,是共用的。还是熟悉的模样,顾芳还在的时候,他们三口人睡着屋子里,顾芳死后,曲桑桐搬进来,林国就搬到客厅去睡了。
其实也是他每天喝酒喝到太晚,回来就随便找了一块地睡了下去。
林成是有些怕林国的,自她生了下来,林国就不太喜欢她,稍稍长大以后知道是因为自己是女孩,那点敬畏父亲的心情就变得更加浓重了,带着恐惧小心的生活着。
因为有一次,小学过六一儿童节,她穿着黄色小鸭子服跑回来,着急想让顾芳看,但那天林国在家,看见自己愣了一下,就把手伸了过来。
直到顾芬回来,尖叫声,怒骂声,然后妈妈就不见了。
其实她也不知道是走了,受不了,还是被林国杀了,但是林国似乎又带着那种愧疚,虽然还是很凶,却没再管林成了,林成怎么样都和他无所谓了,曲桑桐要住家里,林国都没有发表意见。
直到初一的时候,她和曲桑桐唱了雪绒花,她又忘记了,真以为自己是天使,活在纯洁无暇的天堂一般,一晚上都不舍得脱那演出服。
两个人闹到很晚,林国回来都没发现。
林国油腻的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