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再遇记
原本心里还有很多没有答案的事情,我也想回去,找回墩铘,问问家里那口编钟的事,但现在我改变主意了。
就像光头说了那样,人活一辈子,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尽如人意,为人为事有的时候也是要看情况的啊。
日子就这样,不算平淡,也没有什么可细说的,每天除了训练,就是吃喝拉撒这些琐事了。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在这里的生活,让我不自觉的改变了很多,只是自己没发现而已。
长长会一个人坐在安静的地方,手里拿着玉盘,一个接一个的摸索着上面古文,像是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
体力训练,也让我身体素质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比起刚来时的我,简直判若两人,每天除了六个小时,最深度放松自己所有感知力的睡眠之外,我的所有精神力都得到了释放。
根据山爷的安排,我们需要在这里接受三年全方位的训练。
这样一段时间,足够改变一个人了,最起码从细枝末节的习惯就不难看出来。
三年呢……
日子就像一个个小石子累计在一起,如今再次离开的我们,面前好像已经出现了一座大山。
时隔这么久,当我们再次看到外面刺眼的光芒,下意识的眯起了眼睛,又看向周围,只见外面是一片苍凉。
山爷又一次将石门封上,带着我们一起离开了这里,但奇怪的是,在我们离开时,发现这里极其的安静,甚至连风都听不到一声。
三年前,这里的尸体也不知道去了那里,好像忽然间这里没了活物,原本光头扛着猎枪,还想着打几只野兔子,开开鲜呢,可出来一看就傻眼了。
一路上,光头骂骂咧咧的,“怎么三年没出来转,外面的动物都绝种了吗?”
又回到木屋前,这里同样是一片荒凉,进去看了一眼,见里面已经好久都没人住了,到处都结着蛛网。
徒步走了一天一夜,我们终于又看到了村子,山爷从他家里开出来那辆送我们过来的车子,要把我们再次送回去。
可我们刚上车,山爷家的铁门就被人推开了,一群村民拿着棍棒,不由分说的闯了进来,
我想这些人,就是当初一起进山收拾尸体的家眷,如今看我们回来,自然是要找上门来的。
说话间,他们已经闯了进来,眼看着棍棒砸了过来,光头大骂一声,举枪向空中开了一枪,枪声一响,村民多少有些害怕,都退了几步。
山爷看着他们,上前一步走了过去。忽然在院子里跪了下来,额头点地,默然说,“一切都因为我,从今天开始,我会离开这里,再也不回来了,事情也一定会到此为止,大家能否再信我一次?”
几个人面面相觑,最后看了看地上的山爷,和光头手里的枪,咬了咬牙,又重复的问了一次,“你这话可要当真!”
十几分钟后,我们坐在车上,看着外面慢慢退去的人,我好奇的问,“你到底怎么招惹他们了?”
山爷没有回头,目光看着前方,十分安静,好像什么都看不进他的眼睛里,什么都听不进他的耳朵。
三天的车程,中途加过一次油,当我们再次回到北京,莫名的感觉从心底生出一种错愕,好像获得了重生,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或许在这三年间变的——是我们,也是这个城市。
下车后,光头和我们分开了,说自己也要回家看看了,毕竟有三年没回来了,还是有很多事需要处理和过问的。
我们一路乘车,回到了刘叔家,他的样子没变多少,只是两鬓斑白,显的有些年迈。
见到我后,那浑浊的眼中射出了两道喜悦的光芒,仿佛下一秒就会老泪纵横。
离开时带回来的那个小家伙已经上小学了,现在也可以清晰的说出汉语了,只不过比较内向。
三年的时间里,刘叔一直在寻找墩铘的下落,直到不久前,他才终于得到了消息,可这却并不是一条喜讯。
放下山爷和刘叔的寒暄不说,我得知有墩铘的消息后,就连忙让小王带我过去。
我们再次见面,是在秦城监狱里,隔着一道铁门,他看起来很安静,低着头,手里拿着一本书。
“五天前,我们在辽宁发现了他,还有当初那些贩卖文物的人,根据线人传出的消息,我们得知他是在为那些人寻找一座唐代的古墓。”在临来的路上,小王和我说了墩铘的事情。
“可在我们进一步调查之后,认为这可能是被迫的,在开始逮捕这伙人时,发现当时只有他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