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一张巨网
后室墓门所用的材料也是青石。
这与东海水下遗址中的青石柱,还有上面的青石砖一样。
无论雕刻所用的力度,还是凤尾和鸾鸟翅膀的纹路深浅、粗细,或是那些古文字与字之间的停顿、转换,细辨之后就会发现。
它们的雕刻手法都如出一辙。
因此,胡力断定雕刻译马妃子这座墓门和东海水下遗址的青石柱,还有在上面看到的那些壁画和石壁上的象雄文,必定是源自同一种雕刻手法,也就是说出自某个历代相传的工匠世家之手。
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格王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吐蕃王朝政权的一个延续,当年象雄国被吐蕃国吞并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早期的Z区都是由吐蕃王朝统领着。
直到公元843年,末代赞普朗达玛被一名僧人所杀后,他的子孙为了争夺地盘,相互残杀,最终在Z区形成了七个不同的王国,在历史上被统称为藩王割据时期。
而古格王朝正是由朗达玛的曾孙德祖衮一手建立的。
所以,古格王朝沿用吐蕃时期的雕刻手法不是没有可能,也许参与脚下这座译马妃子陵墓的工匠世家,后来为古格王朝效力过也说不准。
看着墓门上雕刻的古文和两只神鸟。
胡力不禁联想到了,当时在财力斋,马回为他和宋财描述的那副镂空雕刻的蛟龙玉匣,那时候光是听马回的叙述,胡力都觉得雕刻的那名工匠技艺一定非同凡响,更何况是为一位王朝的君主打造死后的棺椁,功夫不过硬肯定都入不了德尼玛的眼。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原本保密极其严格的蛟龙玉匣里的秘密,可能最初就是由这个参与过两次帝王级陵墓修建的工匠透漏出去的,再后来就传到了世人的耳中,兴许那名向何芸透露河湖相土林有玉匣的高僧,也是从工匠那儿听到的。
细思极恐。
胡力甚至觉得,这名工匠既然先是为译马妃子修建过陵墓,而后他的后人又参与了玉匣的雕刻,那这个工匠世家岂不是同时掌握了两处秘密?
一个是译马妃子陵墓中所记录的关于上下两卷竹简的秘密,另外一个则是关于那副玉匣蕴藏着的秘密。
这个假设倘若成立,那么马回口中所说的当年在河湖相土林附近的墓穴中,出现的那群不速之客,也就是后来何芸所说的当年在河湖相土林开双轴军用卡车,火速逃离的那伙人,即以周凌为首的那帮人。
他们的真实身份可能就是工匠的后人,否则他们怎么会每次都赶在自己和马回的前面行动。
除非他们手里掌握着非常重要的线索,至少比拓本通俗易懂,所以他们才总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要不然那次周凌怎么会提前在东海珊瑚礁群埋伏,分明早他们一步到了海底。
而且在他们身边安插了小辉。
周凌这个家伙给胡力的第一印象,或者说他的身份,就是当年疯人院冒名顶替事件的主谋,91年闯入河湖相土林墓穴中的那伙不速之客的头头,还有东海水下一行的干扰者,总之是个十分难缠的家伙。
胡力承认他身手了得,思维敏锐,但是策划这么一个惊天密谋,不是他这样的冲锋陷阵的人能想得出来的。
所以说,真正的幕后黑手,仍躲在无人知晓的地界偷窥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就目前来看,除了他和马回,何芸兄妹二人和阿诚,以及刚才所猜测的工匠世家,他们也有可能就是周凌等人,会不会还有别的人觊觎那副玉匣?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在未解开真相之前。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
就像眼前的这座墓门一样,在没打开之前,没有人会知道里面的情景。
“这上面刻的什么玩意儿,又是龙又是凤的。”宋财仰头望着三米多高的青石墓门,托着腮帮子好奇的问,“咦,这些字怎么跟我们之前在上面石壁上看到的差不多,会不会说的是同一个意
思?”
“那是鸾鸟,古时的一种神鸟,不是龙。”
“嘿嘿,看着像龙,反正一个意思嘛,都是神兽,神兽。”
“东海之底,雪山之巅,蛟龙于海,鸾凤升天。”说话的人不是胡力,而是一直在注视着这扇墓门的阿诚,“看来我们这次真的找对了,这里就是译马妃子的陵墓错不了,我们赶紧想办法打开它。”
“你怎么知道这十六字暗语的?!”胡力与宋财互相替换了一个惊讶的表情。
“这句话,是马回告诉我的。”阿诚早就料到胡力迟早会知道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