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淘沙官 > 第七十一章 悬剑

第七十一章 悬剑

第七十一章:悬剑

俗话说的好,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

人养玉,靠的是洗、盘、修、补、避,三年光景,玉就会达到一个很晶莹的形态;但是玉养人,却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一生。

所以才有了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的说法。

这人养玉,无非养的是它的外观,而玉养人则养的是主人的身、心、魂,我国的两部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和《神农百草经》中就曾有记载,玉石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之说。

“譬如,润肺、安魂、痛经脉、明耳目、滋毛发、助声喉、养五脏等神奇的功效。”阿诚娓娓道来,对于他这个自幼生活在玉石世家的人来说,通晓这些并不足为奇。

原来造成这一幕诡异现象都来自于玉石的作用,怪不得胡力在阿诚脸上看不到一丝对着腐肉白骨的惊讶,想必是这种旁人看起来的怪事,在世代经营玉石的何家,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

“明白了,你是说这些死人生前都曾经养过玉,等他们死了以后,这些玉石就发挥了‘玉养人一生’的奇效,让它们的骨头重新长起了肉。”胡力顺着阿诚刚才说的话,理出了一个自己的思路。

阿城点头不语。

三个人一同看向那群仍在撕咬腐肉的秃鹫幼崽,它们似乎永远吃不饱一样。

“照这么说的话,玉石修炼成精,幻化为人形的传说也是真的喽?”有了刚才阿诚说的‘玉养人一生’的科学依据,宋财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胆子也开始变的大了起来,很随意的用脚尖踢了一下其中一块腐肉白骨,“可是这些死人身上的玉都哪去了呢?”

阿诚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那群食腐的幼崽,摇了摇头:“君子无故,玉不离身,我想这些人应该是遇到了什么变故,身上的玉才不见了,至于这些肉如何生成的,而且生的还是腐肉,暂时还弄不清楚。”

“走,我们抓紧时间找到其他人再说。”阿诚知道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追究这些腐肉的形成原因,而是找到何芸他们的下落,跟他们汇合,尽早的找到‘玉石人’离开这鬼地方。

“好。”

话毕,三个人小心翼翼的跨过那堆腐肉骨,沿着刚才他们从青石砖下来的那条甬道,继续往前走。

人在昏暗和封闭的环境里,会无形的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慌感,走在里面会导致各种认知发生异常,包括对方向的错误认知,以及对声音的辨别等等,甚至连思维都会变得迟钝。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在水下或者田野考古工作中,进行初步勘探的时候都会费老大的劲,才能确定遗址的方位,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有得人在开车的时候,有时候也会晕头转向,同理。

此刻,如果将胡力等人所在的位置绘成一张平面图的话,所有人的位置就都一目了然了,这个神秘的译马妃子的陵墓结构亦是如此。

M山,海拔3700米。

若是从高空俯瞰下去的话。

胡力、阿诚还有宋财他们三个人正处在墓穴的主甬道位置,也就是他们从入口处那个缓冲隧道滑下来的那条甬道,也叫主甬道,而何芸等人则在墓穴的另外一条通往左耳室的甬道向前摸索。

整座译马妃子的墓室结构大致呈十字形状,十字的顶端在考古中被为后室或主室,左右两边的墓室被称作为左右耳室,因为它们看起来像两只耳朵一样,所以通常被叫作耳室。

四条纵横交错的地方就是甬道了,它们彼此相互交融、连通。

看似简单易懂的墓室结构,一旦深陷其中就又成了另外一幅景象,人的心境发生变化时,做出的选择也会与往日截然不同,哪怕是一件平日里看起来最常见的问题,到了这里都会变得复杂多变。

所以现在不管是处于“十字路口”的胡力三人,还是向左边耳室靠近的何芸等人,他们都已经愈走愈迷,好在四条甬道是相互连通的。

只要他们不遇到别的什么意外,总会找到彼此。

只是,意外又有谁说的准呢?

胡力他们现在已经抵达了墓穴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四条甬道所交集的中心点,在考古人员眼中这本是一种很常见的墓穴设计方法,但眼下这四条甬道的入口处,除了胡力他们来时的那条甬道暂时没有发现异样。

其他三条通往左右耳室和后室的地面上立了许多墩柱,像极了现如今过人行横道时阻碍行人的那些柱子一般,高度也差不多。

它们的材料全都是青石,也许是跟上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